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学生再观察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正方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一、填空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 ),它们是( )的圆形;周围的面叫做(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一个圆柱有( )条高。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的一条边固定贴在一根木棒上,然后快速转动,得到一个( )。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厘米。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边长是9.42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 厘米。

二、判断

1、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 )

2、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会得到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 )

3、同一个圆柱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

4、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 )

5、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 )

6、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 )

教学反思: 加强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识底面的特征时,学生先是猜想,再让学生想法证明;探究侧面展开图时,先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全班演示证实后,学生再次动手操作,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或一张正方形的纸分别卷成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卷成前后图形之间的关系就不言而喻了。对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去体验,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新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2)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 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 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 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 练习七第6题。

1.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2m,直径1.2m。前轮转达动一周的压路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提示: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的,转达动一周的压路面积是圆柱的侧面积)

2.广告公司制作了一个底面直径1.5m,高2.5 m的圆柱形灯箱。它的侧面最多可以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

3.修建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m,深2m。在池的四壁与下底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小亚做一个高13cm,底面直径8cm笔筒,她想给笔筒的侧面和底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用多少彩纸?

5.王阿姨做了一个圆柱形的抱枕,长80cm,底面直径18cm,如果侧面用花布,底面用黄色的布,两种布各需要多少?

6.卫生纸的宽度是10cm,中间硬纸轴的直径是3.5cm。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

7.一个圆柱形铁皮的水桶(无盖),高12dm,底面直径是高的43。做这个水桶大约要用多少铁皮?

8.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dm2,它的高是多少?

9.一节圆柱形铁皮的通风管,长5米,底面直径是8厘米,做这样一节通风管至少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10.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5.12平方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1.在一个棱长是4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内,加工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2.大厅内有6根同样的圆柱形柱子,每根高8米,底面周长2.4米,每千克油漆可溱4.5平方米,漆这些柱子需要油漆多少千克?

13.做10个直径2分米、高5分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14.当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它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一个圆柱的高是13cm,它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

教学反思:课堂上,学生饶有兴趣的互相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操作中的乐事。在此基础上,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给圆柱穿上外衣需要一块长方形的彩纸和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形,长方形那个彩纸的长等于圆柱地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而两个圆形就是圆柱的底面。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很自然很直观地得到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老师在这其中只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学的轻松愉快而且扎实。不足的是,课后练习时,学生计算时由于数字不好算,常有为难思想,计算失误较多。还有的学生,列式时容易丢三落四。

 (3)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P19-20页例5、例6及补充例题,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

(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 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③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4)做第2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V=πr2h)

4、教学例6

(1)出示例5,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

(2)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5、比较一下补充例题、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补充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例6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1页练习三的第1题.

2、练习三的第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四、布置作业:练习三第3、4题。

板书: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或V=πr2h

例6: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1. 2.6米=( )厘米 48分米=( )米 7.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9300平方厘米 =( )平方米

2.圆柱上、下两个面叫作( ),它们是( )的两个圆,两底面( )叫作圆柱的高。

3.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 )乘高。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侧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4. 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

5.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6.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高是()厘米。

7.把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

8.圆柱的( )面积加上( )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9.把一张边长为5.5厘米的正方形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

10.圆的半径是3分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11.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10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表面积是( )。

1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最简单整数比是( )。

1.轧路机的前滚筒是个圆柱,宽度为1.5米,半径0.5米,求它向前滚动2周,轧路面积应是多少? 2. 大厅里有8根圆柱,每根柱子的底面周长是25.12分米,高7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油漆费0.5元,漆这8根柱子一共需花费多少元?

3. 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30厘米,底面半径10厘米,做一对这样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4.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内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在池内周围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教学反思: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更多的学具提供给学生,只一个教具。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我把操作的机会给了学生。接着再结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感受“把圆柱的底面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起来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宽是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高是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基本没有亲身参与操作,非常遗憾。但我使用了课件-----把圆柱体沿着它的直径切成诺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展示切拼过程.学生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也一目了然. 为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在设计练习时要多动脑花心思去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

 2、圆 锥

(1)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四、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1)圆锥的高是( )。圆锥有( )条高。

(2)将一个圆锥沿着它的高平均切成两半,截面是一个( )形。

(3)下图圆锥的高是( )cm。

(4)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形,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

二、小法官辨是非

(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相等。( )

(2)圆锥的高和圆柱的高都有无数条。( )

(3)圆柱和圆锥的侧面都是曲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4)测量圆锥的高只要测出顶点到底面圆周上的一点就是圆锥的高。()

三、说说下面物体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不选的,请你说出不选的理由。

四、下列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学数学首先是为了应用,应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鉴以此,我在教学中出了这样一道课后思考题“如果有一堆圆锥形的沙,你能测出这个沙堆的高度吗?课后分小组完成作业”。让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轻松而愉快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并培养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课我还渗透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这一观点。例如:“将一个圆锥沿顶点到底面的一条直径垂直切开,切面是个等腰三角形”。“我用一个直角三角板沿一条高旋转一周之后就是一个圆锥,圆锥的高就是这个直角三角板的高,圆锥的底面半径就是直角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等。

(2)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第25~26页,例2、例3及练习四的第3~8题。

教学目的:

通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教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

板书: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V= 1/3 Sh

2、教学练习四第3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四第4题。

4、教学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的体积。

(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7题。

学生先独立判断这三句话是否正确,然后全般核对评讲。

2、做练习四的第8题。

(1)引导学生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③ 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该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

(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四的第6题。

(1)指名学生先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多少?

② 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

③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④ 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28页的表格中,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是如何准确地记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

1、求等底等高圆锥(圆柱)的体积

(1)V柱=15米3 ,V锥=( )米3

(2)V锥=75立方厘米,V柱=( ) 厘米3

(3)V柱=159立方厘米,V锥=( ) 立方厘米

2、判断对错:

(1)、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

(2)、圆柱的体积大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

(3)、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4)、把一个圆柱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 )

(5)、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10厘米,体积是20立方厘米。()

(6)、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削去部分的二分之一。()

(7)、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它们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8)、一个圆锥底面积不变,高扩大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6倍。()

3、填空:

(1)一个圆柱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 )立方分米。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圆锥体积 是圆柱体积的( )。圆柱体积比圆锥多( ),圆锥体积比圆柱少( )。

(4)一个圆柱体积是96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 )立方厘米。

(5)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它们体积之和是36立方分米,圆柱体积比圆锥大( )立方分米。

(6)一个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比圆锥多18立方米,圆柱体积是( ) ,圆锥体积是( ) 。

4、解决问题:

(1)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是9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锥形的麦堆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1.5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50kg,这堆小麦重多少吨?

教学反思:在原教案中,自己设计的是老师先进行演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之后再让学生们进行自学。在进行教学中,学生们对圆锥体的基本特正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自己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就是,先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后老师再进行演示,效果一定会更好。果不其然,学习的效果真的很好。这使我再一次体会到老师灵活驾驭课堂会使学生有更大的收益。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P29页第1-3题,完成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2、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1、圆柱的特征

(1)教师出示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柱的幻灯片.指名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叫什么图形?(圆柱)有什么特点?

(圆柱是立体图形,圆柱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无数条高。)

2.圆锥的特征

(1)圆锥有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

(是立体图形,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只有一条高。)

(2)做第29页第1题

二、圆柱的表面积

(1)出示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回答:

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

(长方形或正方形)

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

(底面的周长×高)

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因为: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

(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3)第29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

三、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底面积×高)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把圆柱切割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使圆柱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Sh)

2、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用底面积×高,再除以3)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1/3 Sh)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通过实验得到的,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3、做第29页第2题

4、学生独立完成第29页第3题。(先思考“用多少布料”求什么?“装多少水”又是求什么?区分清所求的是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时再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判断,并画出高,小组讨论订正)

2、做练习五的第2题。

(1)学生审题后思考:求用多少彩纸是求圆柱的什么?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3、做练习五第5题。(可建议学生用方程解答)

五、作业

练习五的第3、4、6题。

一.填空题。(16分)

1、圆柱的侧面积=_________________,圆柱的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 圆柱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 圆锥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

2、2平方分米5平方厘米 = ( )平方分米 ; 3.7升 = ( )毫升

3、用一张长15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 )。

5、一个圆锥体,它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6、一个圆柱的高是5分米,侧面积是62.8平方分米,体积是( )。

7、如果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为3.14分米的正方形,圆柱的高是( ),底面积是( )。

8、一个圆锥的体积是36立方厘米,和它底面直径相等,高也相等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9、一个圆锥体体积是24立方米,底面积是12平方米,这个圆锥体的高是( )米。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 )

2.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 )

3.一个圆柱体的高扩大2倍,底面积缩小2倍,它的体积不变。 ( )

4.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 )

5.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 )

三.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将一个圆柱体铝块熔铸成圆锥体,它的( )不变。 A.体积 B. 表面积 C.底面积 D.侧面积

2.“压路机的滚轮转动一周能压多少路面”指( )

A.滚轮的两个圆面积 B.滚轮的侧面积 C.滚轮的表面积

3.包装盒的长是32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1厘米。圆柱形零件的底面直径是2厘米,高是1厘米。这个包装盒内最多能放( )个零件。 A.32 B. 25 C. 16 D. 8 4.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以它的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是( )。A.75.36立方厘米 B.150.72立方厘米 C.56.52立方厘米 D.226.08立方厘米

5.用一个高30厘米圆锥形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水的高度是( ) A.10厘米 B.30厘米 C.60厘米 D.90厘米

四.计算(每题4分,共32分)

1.求下列圆柱体的侧面积

a、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4厘米; b、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5厘米。

2.求下列圆柱体的表面积

a、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6厘米; b、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是8厘米。

3.求下列圆柱体的体积

a、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 b、底面周长是50.24厘米,高是7厘米。

五.应用题。(共36分)

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5节相同的圆柱形通风管,通风管的底面直径是80厘米,长1.2米。做这些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3、把一个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9厘米的铁制圆锥放入盛满水的桶里,将有多少立方厘米的水溢出?

4、一个圆锥形稻谷堆,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是1.5米。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0.85吨,这堆稻谷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

5、一个长方体,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底边长是4分米,高是8分米,完全浸入到一个盛满水的圆柱形容器里,容器的底面积为32平方分米。水面会升高多少厘米?

6、一辆货车箱是一个长方体,它的长是4米,宽是1.5米,高是4米,装满一车沙,卸后沙堆成一个高是5分米的圆锥形,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50厘米,做这样100个水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8、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62.8米,高6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堆10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长?

教学反思: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是一节复习课,复习课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查漏补缺的重要课时。如何在复习课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如果把它仅仅看作是对知识的再现与补缺,简单地将各知识点罗列出来,这样只能使学生机械地记忆、套用知识,而无法使学生系统理解知识,弄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还会使学生觉得是"炒冷饭"而产生厌恶感,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避免这些现象,我想如果教师能够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就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投入到课堂中并积极参与课堂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为此,我进行了这样几个环节的设计:一、情景引入、回顾交流。设计目的:让学生在情景中回顾、整理、交流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为解决后面与圆柱、圆锥有关的实际问题做铺垫。二、观察讨论、提出并解决问题。设计目的:让学生观察物体后讨论,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以及提高学生自行设计的能力与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三、拓展应用。设计目的:通过两个练习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综合应用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