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求性应答是最具有刚性特征的一种应答类型,教师一旦对幼儿提出相关指令和指示,幼儿就必须遵守。由于要求性应答的不可商量性,幼儿在规范自己行为以遵循教师要求时必然会伴随心理上的紧张情绪,这样很容易强化教师作为一个控制者、管理者的地位,但长此以往会阻碍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发展。教师应该慎重使用这种语言行为。

(4)告知性应答是教师对幼儿发表看法与提供答案的一种应答方式。这种应答方式并不像分析性应答和评价性应答那样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分析评价,而是将幼儿的回答搁置一旁,先提供关于问题的信息。从这个角度而言,问题的答案来得比较迅速、快捷。在运用告知性应答时,要尽量避免将教师的看法强加于幼儿。

(5)知晓性应答是教师处于倾听者立场对幼儿所做的回应,是对幼儿回答的重复或转述。由于没有对幼儿回答进行评判,幼儿在聆听教师回应时,不仅少了心理上的紧张压力,而且感到自己所说的言语受到教师的尊重,有一种自己被重视的感觉。知晓性应答可以给幼儿澄清自己意思的机会,一旦幼儿发现教师所述与自己不同时,他们可以作进一步的解释。

(6)激发性应答是指在面对教师的提问时,幼儿并不是总能对答如流,也不会饶有兴致地回答每一个问题。有时候,他们甚至用沉默等行为来代替有声语言。动机的缺失是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对动机研究的过程中,归因理论认为有些个体行为是受到要获得成功、达到某种出色的标准的强烈需要的驱使;而有些人比起对成功的向往好像更担心失败。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应该创设条件,让幼儿避免失败和体验失败后带来的消极情绪,增强幼儿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教师在激发性应答中主要运用以下两种方式:强化刺激吸引和宽慰幼儿、消除幼儿不安的心理状态。如果说前者倾向让幼儿获得成功的话,后者则倾向让幼儿避免失败。

(7)提升性应答与知晓性应答一样,给予幼儿足够宽广的回答空间和包容范围。但是,与知晓性应答不同的是,提升性应答是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提炼,使幼儿不仅知道教师重视自己所说的内容,而且明白这些内容可以用更好的词句表达。教师的提炼能够拓展和深化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指导他们理解和应对类似问题。教师需要运用归纳和补充的方式来提升幼儿的回答,如提炼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幼儿回答进行提炼概括、用适当词汇补充幼儿语言内容的缺失以及省略的信息等。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