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美术教学也浅浅地在“二期课改”这一个大背景下不断变化和发展着,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地素质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可以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丰富他们的思想内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美感,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随着二期课改的实施,以主题活动的模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课程改革强调,要将教材内容置于整合的主题背景中来理解运用在主题活动中营造氛围创设情景开展活动,才能更好地帮助引导幼儿去欣赏感受,美术活动给人带来的艺术之美及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那么主题活动中的美术和以往的美术活动又有哪些不同呢?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又如何把握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首先来谈一谈,主题活动中的美术和以往的美术活动的不同之处。

第一, 在美术活动的价值认识上发生了变化。回望近50多年的幼儿美术教育不能不承认我们是沿着反儿童发展规律之道而行的,即美术只注重向幼儿传授技能技巧,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教学结果。二新的纲要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把所有的孩子培养成为艺术家。因此,在主题活动中美术活动的目的就是把幼儿认识到的、观察到的、想到的内容运用各种符号表达出来,把技能技巧蕴含在主题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来更好第掌握相关技能,注重的是孩子的实践操作后的获得,及体现成就感。

第二, 在内容的选择上发生了变化。以往的美术活动教材的内容都是由老师来选择制定的,不管幼儿有没有兴趣都只能被迫接受,而且在进行美术活动时,老师始终是引导者、主角,幼儿只是观众、听众,限制了幼儿的自我创造性,没有自我和个性。不能很好的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也不利于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而主题活动中,美术活动的内容来自幼儿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小朋友不仅愿意参加而且能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去,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如小风车活动,刚开始时,只是一个小朋友带来一个用纸做的小风车,自由活动时,他举着风车在班级里跑来跑去,很快这只会转到的小风车,把大家的目光吸引住了,小朋友们你争我抢都要玩,看到小朋友对风车这么感兴趣,有考虑到让小朋友了解“风车转起来”的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为此就预设了“风车转起来”这个主题,请小朋友找资料等一系列活动中,小朋友不仅了解风车的发展史,风车制作方法,还了解了一些与风车有关的知识,通过装饰、制作使其技能表达提高了。而且通过自己的参与,情感上也获得了满足,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第三,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幼儿学什么老师讲什么幼儿听什么的关系,幼儿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不敢反驳,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对师生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回忆前几年的美术活动,教学的方式不是出示范列让幼儿欣赏,就是老师仔细的对所教内容进行一步一步的示范讲解,既是扭曲儿童真谛的模仿画,不但掌握不了绘画技巧反而失去儿童特有的生动画法,这种教学方式很快就养成了孩子依赖性和不爱动脑思考的坏习惯,使幼儿丧失主动自我表现的自信心,扼杀幼儿最富有的幻想,剥夺了想象的自由及创造型,而课改中,美术活动更注重的是孩子能力的培养,老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通过自己观察、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活动成功的环境氛围。如在“春天在哪里”主题中,为了让幼儿对春天有个更感性的认识。我带幼儿去室外花园里进行了实地观察,观察植物的变化感受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然后让幼儿进行大胆的创作,吧自己对春天的认识用千变万化的欠条、图案表达出来,这种宽松的活动环境更利于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更好的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第四,老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二期课改的实施使我们对师生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你教我学的关系,而是把自己放在幼儿同等的位置上,与幼儿共同成长,互相学习,学会从幼儿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理解幼儿的奇思妙想,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从原来的自我中心自己管自己作画逐步向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形式转换,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家长成了老师的合作伙伴,共同丰富着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儿童美术及身心的发展。

其次,再来谈一谈主题活动下的美术活动如何去把握、在自己尝试开展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活动中,设计了以“育教寓乐”为核心,以“趣、新、全、情”四字为特征的教学策略。

一、趣——趣味性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幼儿去探求带有清晰色彩的意向。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我们在主题背景下的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化上下工夫,以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童趣。

(一) 教材趣味化

克在选择教材时,总是尽量选择多方面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结小班幼儿选择了一些添画、涂画、印章画等,能看出效果让幼儿有成就感,增长自信的活动,如《花儿朵朵》《小兔吃青草》,中大班幼儿则选择了《未来的家》《时装表演》、《我做的鞋子真漂亮》等能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创设力的活动,这些教材充满趣味、使孩子学起来也有积极性。

(二) 设计趣味化

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过程是美术教学成功与否地关键所在,只有教材地处理和教学地设计充满趣味性,才能吸引孩子的学习。如在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中,我选择了《花儿朵朵》美术活动,根据活动内容,通过变魔术游戏引导幼儿探索团纸地技能及蘸上颜色印花地方法,孩子们兴趣很高,教学也在游戏中完成了。

(三) 教学趣味化

结合季节地特征,我们在开展《春天在哪里》地主题。春天是一个多变地季节,天气暖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为了让幼儿充分感知这一特征,我们挖掘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带幼儿去郊外踏青或爬山,充分与自然地动物植物接触,感受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地美好景象。在此基础上尝试了在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活动《找春天》,在活动中,让幼儿回忆、探讨自己去郊外春游的情景,把孩子地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纷纷述说自己地所见所闻,并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整个活动孩子的情绪是愉悦的,孩子的美术作品表现也是充满了创造力想象力的。

二、新——求新性

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活动。教师对美术本身的一些元素也要把握好,比如基本技能。不能以一本正经的面孔出现,而应该让幼儿在自己参与状态中学会绘画基本技能。例如,幼儿学画短竖线多数老师会通过让幼儿画小草来进行练习。我也选择画小草,但不是让幼儿临摹,而是设计了“请可爱的小白兔来做客”这一绘画活动。先组织孩子们到草地上玩,引导他们感受草地茂密柔软,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即在玩中观察, 然后根据小班幼儿特别喜爱小白兔等温顺小动物的特点,在室内设置情境,出示木偶小兔,通过表演向幼儿提出以系列要求,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即培养了幼儿爱好小动物的美好情感,又激发幼儿作品的兴趣并在自觉参与状态中学会绘画的基本技能。

三、全——全面发展性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是社会大教育中的一个基础工程。体、智、德、美又是幼儿教育中并举的系统,美术又是美育教育的一项主要手段,同时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所以只有自己树立了全面观念、整体意识,才能充分发挥美育的各种教育功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在美术教育中非常注意活动的融合性,例如《未来的车》这个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说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自己见过的各种车辆外,还可能有什么形状的汽车,并让幼儿与同伴随意运用多种形式的美术方法:玩泥、撕纸、折纸、手工、绘画、粘贴等活动形式表现自己心中未来的车。

这不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注重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了活动的乐趣,扩大了视野,发展了幼儿智力与合作意识。

幼儿园的孩子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我再美术活动中特别注意全面向集体、注重个体和群体性并重的发展目标,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位幼儿,使每位幼儿都得到发展。

四、情——情感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美学家施东昌说过:“美感是最有感情特征的”。艺术对人的培养是从“怡情养性”着手的,通过“美——成——理”的过程,逐步的感受美、欣赏美,使人产生情绪体验,达到思维的起伏和情感的激荡,从而升华出高尚情感、表现美、创造美。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应着重抓住“情”这个字。

一个幼儿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才能去感染孩子,更重要得是教师要用平等的情感对待每位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真正的主人,把美术教学游戏化、情感化,以便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情感,通过“我给妈妈设计包” “我家趣事多”等美术活动培养了幼儿爱妈妈、爱家人地情感,“我们多来做元宵”“做花灯”等活动,使幼儿感受到喜气洋洋地节日气息,体验民俗节日地情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在“给弟弟、妹妹送礼物”地美术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热情、友好地情感……

总之,在主题背景下地美术活动中,孩子们体验的不再是枯燥、乏味地模仿画和技能技巧地联系,而更多的是体验自主参与地氛围、同伴合作、协商的愉悦,增强了幼儿解除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得情趣,加强了探索、实践寻求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相信这种与时俱进的美术活动,不仅可以熏陶孩子们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幼儿健康、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及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充分发挥幼师的职能,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