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小学数学第九册(84页--87页)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旋转、平移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2、使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每个三角形面积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关系。

教具准备:动像投影片(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两个)

学具准备:印发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一对。

设计说明: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我认为,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发展探究推理能力。教学要改革,首先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更新,由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研讨、主动发展,结合教学内容有机进行操作训练、听说训练、思维训练。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改变常规“先分后总”的方法为“先总后分”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操作、探究、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在操作中思考,分层验证公式;在练习中思考,训练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感知规律

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

观察: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

思考、讨论:(1)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是什么?

[说明:这一剪多问,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与平行四边形及面积的比较,直觉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增强了整体意识,同时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引发了深层次的心理动机]

二、操作--思考--验证公式

“底×高÷2”这个规律适用于所有形状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吗?学生持怀疑态度,又怀着较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具进行操作、剪拼、思考、归纳。

三角形面积计算是一个什么样的计算规律呢?教师随着这个问题提出以下要求:

(1)学具袋里有一些三角形,同学们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剪、摆、拼、思考一下三角形面积是不是都有“底×高÷2”的计算规律。

(2)同桌同学可共同讨论、研究。

(3)有结论以后可到黑板前面展示其过程,并说明理由。随学生展示出现以下情况:

摆拼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

(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