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们是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也就是说对教材的分析、把握、使用的能力。

其次,他们重视了“猜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更多的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与体验。

同时,自己对于数学课堂上活动教学的有效性也有一点思考。

1、我们说活动教学,不等同于动手操作,必须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尤其是思维的活动,在两位老师的这节课上都有所体现。尤其是李颖老师在第二个环节的摸球活动中虽然不是全班同学都亲自去摸,但是每名同学都有自己的思考,每个孩子的思维都在活动。但是不是每一格环节的活动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活动在里面,还应在斟酌。

2、我们现在有很多老师不愿上类似的活动课,不仅仅是课前老师需要准备很多的教具、学具,而且在课上学生的活动比较多,也很难调控。但在这两位老师的课上没有看到那种学生失控、难以驾驭的场面,充分体现出老师课上得调控能力。两位老师在活动前后的要求很明确,而且总结也很及时到位,就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3、现在重视课堂上的生成,老师在课上得教学机智就更为重要了。在课上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都能给予解答和评价,但适时地追问对于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就有了更好的发展。尤其我们应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拓展,就更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4、新课标强调数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但我们在注重数学生活化的同时还应关注从生活中回归到数学中来。数学课如果缺少了数学味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