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每个同学家里都有许多家用电器,如果这些电器坏了怎么办?(学生自由回答。)

修的时候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钳子、螺丝刀等等。)(学生说出哪一种工具,教师就拿出哪一种。)

观察一下这些工具,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观察后,看出这些工具的把是用木头等做成的,而杆一般用铁等做成。)

为什么这些工具的“把”用木头、塑料、橡胶来做,而“杆”却要用铁来做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些同学的回答可能会涉及到铁容易导电,而木头等不容易导电的问题。)

那么到底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上课伊始,从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维修工具入手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探究环境,并从开始就为整节课绘上了生活的色彩。】

二、探究哪些物体容易导电

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材料袋,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都有什么?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这些材料中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学生汇报猜测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一一板书。)

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但这仅仅是咱们的猜想,还没有验证,我们研究科学,仅凭猜测行不行?那怎么办呢?(学生自由回答。)

怎样来检验这些物体是否导电呢?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设计出实验吗?

(学生小组内讨论并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案,师生共同对实验过程设计作补充。)

如果现在就让同学们实验的话,你认为在实验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提示。)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活动。

下面同学们就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

(学生开始探究实验。)

(教师为每个小组发一张记录表,内容如下:)

我们的实验记录表

材料名称现象我的发现

(此实验活动大约需要10-1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实验情况以及有新发现的情况,并指导学生多检测几遍以核实结果,减少误差。)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