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与训练有着明确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以往的说话课,注重训练听和说(主要是独白),而口语交际教学更注重人际交流,借以培养应对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合作精神。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大,日趋频繁,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人才必备素质。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社会的需要,而且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应该高度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积极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切实而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主体对外在事物保持的高度敏感而积极的心理状态。建立在这种心理状态基础之上,就会使主体(即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应该根据口语交际的主题创设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符合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积极投入,主动交际,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创设情境可采用语言描述、课件演示、师生示范、家长参与、组织模拟活动等方法。例如,在口语交际《秋游怎么组织》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凉爽的秋天翩然而至,让我们一起来用美妙的语言描绘它,赞美它吧”。学生们在竞相发言中,相互启发,相互感染,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激发了对秋天的热爱。接着老师问“在这么美的秋天里,让我们一起走出校园,投入到秋天的怀抱里与它亲密接触吧!这次,你准备组织什么秋游活动呢?”学生们跃跃欲试,畅所欲言,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又如在口语交际“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明净的小河、清洁美丽而又方便舒适的小区以及生活在其中愉快而轻松的人们。学生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接着,教师又向学生展示了森林被砍伐、河水被污染、草坪被践踏、墙壁被涂抹、公共设施被损坏等令人痛心的画面。在前后对比中,激发了学生立即行动、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使他们产生了有话要说、为保护环境积极动脑、为制定出好的环保措施相互讨论的欲望。为口语交际活动的进行奠定很好的基础。

二、民主平等,愉快交流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小伙伴、老师、父母及亲友进行交流时,无拘无束。而在课堂上的口语交际中,一些学生有时往往有所顾忌,欲言又止。教师应该在口语交流的始终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畅所欲言,积极而愉快地进行交流。教师要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活动,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委婉地提出自已的建议,发自内心地为他们出色的表现而喝彩。例如,在口语交际《介绍校园》中,在几个学生上台以导游的身份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环境、大门之后,老师也以导游的身份绘声绘色地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大多数学生不常去的地方──教师办公室。并耐心地解答学生们心中最想知道的关于办公室的提问,听取他们对老师 “发言”的意见。这样,不仅教师毫无说教痕迹地为学生做了一个“导游的示范”,也使学生们如同处于与朋友聊天的环境之中,轻松而自然,为更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口语交际的情境模拟活动中,教师可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参与学生的活动。例如在口语交际“购书,谈体会”中,在学生们设计并表演的父子书店购书的模拟活动中,应学生们的邀请,老师担任了其中爸爸的角色。师生同台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和谐。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