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班新转进一名幼儿,叫小琴,她是北方人。这个小姑娘长得白白、胖胖的,十分可爱。按惯例我们对她进行了家访,孩子的妈妈热情的迎接了我们,小琴的姥姥正在喂小琴吃饭,小琴很乖,喂一口吃一口。

说到孩子的情况,小琴的妈妈有说不完的话,她一个劲的夸小琴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已经认识了许多字,能背许多唐诗,还会数数。我问:“小琴会自己吃饭吗?”姥姥把话接了过去,说小琴不会自己吃饭,也不会穿衣、脱衣。正说着,姥爷小琴给剥了一根香蕉,小琴依偎在姥姥怀里说:“我不会吃。”姥姥就拿过香蕉,一口一口喂着给孩子吃。

第二天,小琴由妈妈、姥姥和姨奶陪着来了幼儿园。小朋友们正在小便、洗手准备喝豆浆,我叫小琴也去小便,姥姥就领着孩子上了盥洗室,接着就帮孩子脱了裤子开始把尿。我叫姥姥让孩子自己解小便,姥姥说孩子太小,不会蹲着小便。

接下来的日子,小琴每天早上上幼儿园,她的姨奶就陪着孩子解完小便、洗完手才回去。而且在教学活动及其他活动中,小琴也体现出动手能力的明显不足。我一直在思考着,我们究竟该先教孩子学什么?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确实离不开家长的呵护与照顾,但这得掌握好一个“度”。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也是要求有分量、有尺度的。”超常式过分的呵护与照顾,只会给幼儿的成长带来负面的效果。家长热衷于替孩子做他们应该学着做的事,表面看起来是爱孩子,但实质上是对孩子积极性的最大打击,是对孩子实践机会的一种剥夺。过度的照顾,会使幼儿感到家长应该为他做所有的事,应该为他服务;而他则可以理所当然的什么也不学,什么也不干,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长此以往,幼儿不仅生活不能自理,还会养成懒惰、怕苦,贪图安逸等坏习惯。等幼儿长大以后,如果家长还是一如既往的帮他包干,那时他就会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面对复杂的社会,他将毫无准备,继而产生自卑心理;而当有一天,家长不在这样无度的照顾他时,他又会产生一种极度的失落,感到自己失去了亲人的爱,失去了依靠。因此,家长过度的照顾,看似无私的行为,实则是自私的行为,因为它忽略了孩子本身成长发育的需要,是对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的拒绝,其结果也就是不尊重自己的孩子。所以过度的照顾是家长对孩子未来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明智的家长应该根据幼儿生长发育的需求,给于幼儿适度的照顾和进行适时地培养。如3岁左右的孩子其独立行动的愿望已非常强烈,这时是家长教育、培养幼儿自己动手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的独立性需求,主动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想法,应给予肯定、鼓励和支持;对一些基本生活活动,如洗脸、吃饭、喝水、穿衣、穿鞋、系鞋带等,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做,不必担心他们做不好。在幼儿自己动手过程中,家长可教幼儿学一点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技能、技巧,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多动手能锻炼手部肌肉,而手的运动又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从而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因此,家长应大放手让幼儿去实践。当幼儿学会一门技能(如穿衣、脱鞋)时,家长要适时地给予鼓励,并对幼儿取得的成功表示赞赏。这能使幼儿的心理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一种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这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加强。有了成就感,有了自信心,幼儿就会更乐意、更主动地去学其他新的东西。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