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巩固应用。

1、课堂练习,应用新知

教师:利用这一数学模型,还能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

(1).一条走廊长32 m,每隔4 m摆放一盆植物(两端不放)。一共要放多少盆植物?

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32÷4-1=7(盆)

答:一共要放7盆植物。

教师:如果改为两端都放,该怎么算?

32÷4+1=9(盆)

教师:这两种不同的摆法相差几盆?(2盆)为什么?(两端都放时,盆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放时,盆数=间隔数-1。)

(2).一根木头长10 m,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教师:这个问题和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有关联吗?属于植树问题中的哪一种情况?可以先用画图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练习,分析讲评:

10÷5-1=4(次) 8×4=32(分钟)

答:锯完一共要花32分钟。

2、利用变式,强化认知

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 m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每隔5 m栽一棵树(一端栽一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

教师:这题与已经学过的植树问题有什么不同?(一端栽一端不栽)先猜一猜,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预设1: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棵数=间隔数+1;两端不栽的情况下,棵数=间隔数-1。这种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况,应该是棵数=间隔数。

预设2:是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得出的,一共要栽7棵。

预设3:直接用35÷5=7(棵)。(教师追问:35÷5算的是什么?)间隔数。(用这样的方法计算其实是以什么作为依据的?)在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况下,棵数=间隔数。

教师:比较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说说你自己的理解。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该先判断出属于哪一种情况,再根据题意列式解答。

“植树问题”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本单元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学生在学这个内容之前,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由于这种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学生容易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原型,因而也比较容易体会到探索规律的乐趣和成功感。

我这节课的教学是“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其主要目标是1、学会通过线段图来分析理解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理解“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式。2、建立 “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能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成功之处:

1.通过观看视频,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放手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注重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建构知识。

3.全班交流汇报,共同总结规律,建构“两端都不栽,间隔数-1=棵数”的模型。应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不足之处:

1.虽然向学生点出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但并没有引领学生体会何为“数”,何为“形”。

2.教学流程的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认知的规律。开始的设计应从植树导入,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根源,然后可以推广到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等,它们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