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八册P83~8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利用计算器探索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的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初步应用这个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归纳”这一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3、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主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设计理念

学习数学不仅要学到知识,还要从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获得研究新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用计算器计算。知道用计算器计算既快捷又准确。这节课我们借助计算器探索一条很重要的数学规律,那就是“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这条规律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十分有用,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还能学到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我想你们一定会对这节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教学新课

1、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1)、猜想

(2)、实验验证

出示:36×30=1080

师:在这个算式中,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

指名口答,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猜想,人类的许多重大发现都是从猜想开始的,可是这个猜想正确吗?怎样验证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

师:你们打算举怎样的例子验证呢?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积的变化

36

30

1080

--

36

30×___

1080×__

36

30×___

1080×__

36×___

30

1080×__

36×___

30

1080×__

师:老师把同学们说的意思画成这样的表格,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表格来举例验证。

学生猜想、学生交流。

生交流

(3)、归纳概括

(4)、再次猜想、验证

(5)、得出结论

师: 先看一看表格,明白表格的意思吗?

再用计算器算一算、填一填,填的时候想一想:每一行里哪个因数没变,另一个因数怎样变化的,积又是怎样变化的?

师:把你填的和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谁愿意说说你的发现是什么?符合前面的猜想吗?

师小结:在36×30=1080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积也会乘这个数。

师: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其它算式中也存在这样的结论吗?你打算怎么办呢?(当学生说出再举例验证后师提示学生可以画像例题中的表格,举两个例子,这样全班举的例子就多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