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教育失败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人们从语言开始(伴随着绘图、想象或描述的动作,等等),而不从真正的实际动作开始。”[4]事实上,随着皮亚杰的活动理论在幼儿园的传播,那种“老师做,儿童看”的做法已经非常少见了。在上述“沉浮”的案例中,老师并没有用自己的演示取代幼儿的动手操作。不过,幼儿的操作仅仅只是把瓶子放在水缸中,一看到不同的瓶子高高低低地浸泡在水缸中,教师就让儿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讨论操作的结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操作的方式非常单一,操作活动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所占的时间比例非常地少。如此单薄的操作活动难以使幼儿对操作的结果产生深刻的印象,也难以促使幼儿充分地协调原有认识水平与新的认识结果之间的矛盾。既然幼儿的认识来自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源自于幼儿操作外物的动作,那么,在一个教育活动中,把幼儿的操作环节置于最重要的位置之上,让这一个步骤成为教育程序中所占时间最长的环节,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充分地操作各种的材料,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二、活动是幼儿主动的行为

皮亚杰曾经指出活动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区分,即,活动既可以从功能的意义上讲,指建立在兴趣上的行为;也可以从执行的意义上讲,指某种外在的运动性质的操作。而这两个意义中最恒定的是指活动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上的行为。毕竟,身体动作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减低重要性。[5]由此可知,儿童的活动是一种以个人的需要与兴趣为基础的自主活动。皮亚杰一直强调活动并不只是手工活动,毕竟,按照手工的操作方式,儿童要依据外在的要求进行操作,这样的动作机械、刻板,儿童第一百次的动作与第一次的动作都会相差不多。事实上,理解皮亚杰的一把重要钥匙就是永远不要忘记他所坚持的立场——儿童在自身的发展中是主动的、有创造性的。皮亚杰强调儿童认知结构的自发和自动的发展,认为儿童的智慧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种循环往复的相互作用的动力来自于儿童自身。与成人一样,儿童是一个能动的动物,他的活动是受兴趣和需要的规律所支配的。儿童越是积极,他的学习越有可能成功。

在上述“沉浮”活动中,幼儿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把瓶子放进水中,他们没有自己决定操作材料和操作方式的机会。在这个环节上,教师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为幼儿活动的自由发展提供机会。只有教师给予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活动的机会,幼儿才能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活动。这种具有个人动机的活动,比由教师强制的活动更有意义。因此,在“沉浮”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容许幼儿自己决定活动的方式,而不是由教师来指令幼儿如何操作。事实上,哪怕操作活动是由于外部的强制和命令,但只要幼儿有事物可摆弄,尤其是幼儿摆弄的事物是以前没有操作过的,他们的情绪也总是积极的。不过,在这里,幼儿兴趣的激发依赖于外部的感官刺激。比这种依赖于操作材料的新奇度来保持幼儿兴趣更有意义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到日益增长的生长所带来的快乐。如果能够让幼儿享有选择的自由,他们就可以用多变的方式操作不同的材料,以此来保持活动的新颖性,维持活动永不枯竭的活力。在幼儿自己摸索、创造的活动中,幼儿才能够更多地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并信赖这种力量。若幼儿习惯于依靠和求助权威,不知道或不信任自己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就会轻易地对老师说“我不会”。这样的孩子,在今天的幼儿园并不罕见。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