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形象对儿童行为的示范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迅速普及,由其中不良内容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不经意间就会牵动公众的神经。在当下社会转型、“独子政策”的大背景下,是否关注电视动画片中不良内容的可能影响,也就成为拷问政策制定机构、动画生产及播出机构和学界良知的度量衡。笔者于2007年立足北京地区的收视环境,就动画暴力内容对儿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考察。通过概率抽样分析发现,暴力内容为主的动画片占所有动画片的 36.5%。由于动画片中暴力行为的展现方式更加具有想象力、隐蔽性和幽默感等特征,部分儿童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模仿动画形象的施暴行为。研究还发现,喜欢以打斗场景、破坏行为为主要内容动画片的男性儿童,其暴力行为倾向和动画暴力之间显著相关,表明了动画形象的暴力行为对儿童的示范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具有认知能力,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个体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进而模仿获得的。由于儿童的社会活动空间有限,电视动画片就成为他们外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向他们提供观察和学习外在行为的社会教材作用。对儿童来说,当接触动画片暴力内容较多时,则有更大的机会练习发展出行为脚本,并整合到个人的行为模式中去,在其练习较多或是遇到相似情景时,就有可能表现出攻击行为。诚然,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要受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和媒介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交互影响,任何强调某一个因素具有决定作用而漠视其他因素作用的看法都是偏颇的,动画片中的暴力内容也并不必然导致儿童一定使用暴力行为,但这显然不是暴力情境占据屏幕、充斥儿童视野的借口和理由。

动画叙事与儿童心理沉淀

动画片的叙事资源传达了意义、思想和信仰等价值观念。当暴力情节成为动画片的主要叙事框架时,动画文本就别无选择地传递了暴力价值观念。日本动漫风靡全球,其中打斗、杀伐等类型的动画都是典型的暴力文本,其叙事模式中蕴含着日本文化世代以承的武士道传统。欧美的动画暴力则更多地呈现搞笑、讽喻的特征,角色施暴的原因无从谈起,冲突本身只能作为无结构的笑料,在“好笑”中,暴力行为自然地进入了儿童的日常生活。被央视“点名”的两部国产动画片,矛盾冲突和暴力行为同样是其叙事张力所在,在其叙事结构中,暴力成为纯符号化的象征性现实,暴力叙事成为个体快感的“启动器”。动画片暴力情节大行其道,在给儿童带来快感和愉悦的同时,也在悄悄启发儿童:暴力行为是合情、合理,甚至是不受约束、可以任意使用的。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