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央视《新闻联播》播报了20家动画机构的联合倡议,“希望全国同行承诺决不制作播出含有暴力、低俗、危险情节、不文明语言的动画片”,儿童动画片中的“暴力失度、语言粗俗”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那么,如何从根源去分析进而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灵守护”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思考与探索。——编者

多年来,动画暴力内容对儿童的不良影响不时见诸媒体。儿童模仿动画形象“爆粗口”、“跳楼”、“割腕自杀”、“烧伤玩伴”等不良行为,早已引发公众和学界的关切、担忧和论争。10月份央视《新闻联播》的介入,可视为从机构倡议和政策规制的层面,来阐明政府的立场和态度。据信,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于近期出台《国产电视动画片内容标准》,对动画片中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语言等内容做出界定和限制。

媒介规制的守护由来已久

动画片以其夸张可爱的形象塑造、趣味横生的故事情节和唯美的艺术元素,吸引着儿童并深受他们的喜爱,成为他们感知世界的窗口和精神食粮。今天,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般的田园生活已难觅踪迹,在现代社会里,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是在“电子保姆”的陪伴下成长的,动画片无可替代地成为了少儿收视的必选项。在一定意义上,动画片无疑已经成为对当代儿童产生重要影响的媒介文化样式。儿童在接受外界信息时,几乎不会预设立场,防御意识弱。尤其是儿童的想象力丰富,在观看动画片时,经常处在一种愉快体验里,易于接受动画片传播的内容,承认其合理性。加之儿童对外在事物的敏感,使之更容易受影视动画中人物形象的影响。

关注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是个由来已久的命题。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把戏剧诗人驱赶出他的理想国。因为,这位大哲学家担心那些诗人丑化神灵的不道德的故事,会对敏感的年轻人产生危害。在美国,通俗文学、音乐厅、电影院还有儿童连环画引起的“道德恐慌”,“影像庸品”和“荧屏暴力”引发的社会争议,都不过是这个悠久传统的延续。公众的担忧必然会引起学界的回应,与之相伴的一系列研究也表明,媒介中的暴力、色情、粗俗等内容,确实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美国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的研究发现,大众媒介传递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内容,增加了人们对现实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由此,针对媒介中的不良内容,也就产生了严格的审查制度,一部媒介演进史,也就伴随了一部媒介规制史。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