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有一对师徒出门,在其路途上是又渴又累。师徒吩咐徒弟去不远的小溪那取水来喝。徒弟去了后回来说:“刚才有车经过,水很污浊,不能喝了。”师傅说:你再去看看。”徒儿 很是无奈,又去一次回来说:“有人在那洗菜,水很脏,不能喝了。”

可是师傅又一次的命令他去取水,当徒弟再去的时候,发现泥沙没有了,菜叶子也没有了,水变得很干净。徒弟终于舀了一瓢水回来。徒儿终有所悟:原来,要喝到水,只需要足够的耐心来等待。

【感想】

看到这个故事,各位家长有什么感想呢?是不是发现很多时候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呢?

看到自己的孩子都三岁了还不会说几句完整的话,就开始怀疑孩子的智力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别人家的孩子会算数了会计算了,就开始犯愁了,我自己的孩子怎么什么都不会,于是就开始一堆的智力开发,不管孩子是否能接受,就在孩子的身上试验;

孩子在上小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坐不住板凳了,家长的大脑就冒出来“想法”了:孩子不会患上了多动症了吧?就开始四处寻医了;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家长的神经细胞就开始活跃了,不是上网咨询就是不停的补习;

其实,有一个道理是要明白的,孩子是有着不同的特质的,包括气质、个性、心理发育特点、智力的结构,这都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情况会有很多差异。有的孩子在这方面发展的快,有的孩子在那方面发展的快,小荷早 露尖尖角,而有的可能属于大器晚成。

就像长跑的运动员,起点看着慢不一定终点就是慢,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是这样,要经过一点时间的锤炼才可能成才,过早的催熟只能是毁了孩子。

不能像故事里的徒弟那样,去了一次小溪边就认定水不能喝了的结论。家长也不能看孩子一时不出色就认为孩子不行。

家长几乎都会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去等待,等公车的到来,等公车停稳在下车,等下个月再买漂亮的衣服,可是家长却学会等孩子慢慢学会、慢慢去领悟呢?

就不能多一点信心、少一点打击,多给孩子一些勇气,多给孩子一些积极和希望?为什么不能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性急来等待孩子成长? 耐心等待孩子成长,也许你等来的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