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语文课?这是一个老问题,一个没有任何新意的问题。从我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就面临着这个问题,也在思考、琢磨着这个问题。通过多年的阅读和实践,我多少明白了一点上好语文课的秘密。

一是教师的高素质。引用一句名言,“教师的作用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尽管在今天这个极力倡导新理念的时代,教师的作用有退到幕后的趋势,但我以为:低估了教师作用的教学,是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师毕竟是上课的总导演,课无论怎样上,总是教师设计的,教师仍然是坐在首席的。王松舟老师当年为了教好《只有一个地球》,反复备了三次课,每一次都有较大地改进和调整。王老师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把课备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所以,他在课堂上才能够潇洒自如,充满诗意,**迭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论是在文本的解读中,还是在教学的设计上;也不论是在课堂的发挥中,还是课后的反思上,素质高低不同的教师,其表现是迥然相异的。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决定语文课堂精彩、效率高低的前提条件,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素质,才有上好语文课的希望。

二是对教材深刻而创造性地理解。名师之所以能演绎出精彩的课堂,缘于他们对教材深刻地创造性地理解。孙双金,这位拥有研究生结业证书的小学特级教师,为了上好“走近李白”,他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李白,从“李白是儒”、“李白是道”、“李白是侠”、“李白是仙”等方面对李白进行了解读。这样,在他的心目中,李白就不是浅显而单一的,而是深刻多面的了。难怪,从他的《走近李白》的课堂实录来看,那么富有诗意,那么富有情彩,这都与他对李白及其诗作深刻而多元的理解直接相关。可见,高质量的语文课,是与高质量的教材理解分不开的。

听过一些老师的语文课,很多时候,他们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竟然异口同声。原因何在?对课文的理解,基本上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在他们的课堂上,就只能是教参内容的转移:从教参转到教师头脑,再由教师头脑转到学生头脑。所以,这样的课就没有活气,看不到生命的鲜活特征。语文教师应该学会文本解读的本领,否则,就永远只会嚼他人嚼过的东西。只有自己真正学会了对文本的深刻而创造性地解读,课堂上才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再次,课堂上的“三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内涵?这当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笔者以为,王松舟老师的“三味说”是很有见地的。哪“三味”?“语文味”、“人情味”和“书卷味”。什么叫语文味?语文味即语言文字的娴熟运用,“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这是深含人文意蕴的观点,也是传统语文教育精华之所在。

什么是“人情味”?他指的人情味,一是指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机械刻板的语文课注定不受学生欢迎;二是指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三是指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需求,赏识学生个性,极力学生潜能。这是真正尊重学生的体现。

什么又是“书卷味”呢?就是紧扣书卷,引导学生在书卷中走个来回,又不失有个性特色的体验与感悟。

王老师对好语文课“标准”的解读,生动地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这本身就是很“语文”的。这样的语文课,我们丝毫也不能说他是其它的什么课。因为只有在语文课上,我们才能感觉到这“三味”的浓烈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