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篇书信体文章,在这封信里,小作者首先表达了对加利先生的问好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根据我的设想教学这篇课文,收到的效果不是很好。

学生观看战争视频时,仅仅只是观看,没有真正体会,没把自己看成战争中的一员。这也可能是因为我的启发不够吧。

在体会“痛失父亲”这一段时,我播放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反应的是“爸爸的灵柩回来时,机场悲痛欲绝的场景”,还伴有雷利撕心裂肺的呼喊。教学这一部分,虽然效果比前一部分强,但还是不尽人意。我以为孩子们观看了这段视频后会把自己看成雷利,会哭泣,但没有。现在的孩子不会换位思考,没有走进雷利的心里,体现了他们自私的一面,也为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学知识虽然重要,但做人更重要!

教学“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这里时,我让学生想象,爸爸会呼唤什么呢?学生的发言也不积极,思维也不开阔,谈得单一,都是在呼唤和平,呼唤和平。几乎没人想象到爸爸与雷利的对话,与妈妈的对话。

在体会“世界并不太平”的教学中,当我要学生列举世界并不太平的事例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是你望望我,我看看你,根本没人列举出来。可能是孩子们准备不充分,但也能看出,现在的孩子并不关心国际大事,也不关心国家大事。作为我们教师,这确实是一个失职。我平时确实很少组织学生看新闻联播,只是听他们的看少儿节目。

教学本课,难点也没有很好的突破。

总之,这节课不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