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这种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越来越多的被老师们采纳,并广泛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他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也切实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教研以及听课中发现,有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值得商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主学习不主动,坐享其成。

自主学习本身就是要求学生自己能主动的学习,而有的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无论是个人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还是小组合作交流,都没有主人翁的精神,缺乏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参与意识不强,往往是坐在旁边听别人说、看别人做,最后做个无功之臣,坐享他人之成。这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度不高,他们的听、说、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提高,也影响了自主学习的效果,最后,不得不由老师来按照原来的教学方法进行灌输。

二、学生自主学习时不合作,各持己见。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少数时间是学生个人独立思考外,多数时间是学生主动与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的活动来实现的。通过互相交流来共同来完成一个新的学习任务,它就要求每个学生既要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又要与同学通力合作,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而做好自己份内事的目的就是合作。但是在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有些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只顾做好自己的事,不懂得合作,甚至不愿意合作,而各做各的,各说各的,这样根本就不能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样的合作学习也只是一种形式,根本不叫合作学习。

三、学生自主学习时无主见,人云亦云。

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 一个学习小组内的成员他们的先天素质是不一样的,有好、中、差之分。对于同一个问题,成绩好的学生会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差一点的学生则不会思考,或懒于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于是就跟着别人走,别人说什么他就说什么。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

四、自主学习时教师对学习小组人数的确定不尽合理。

自主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将学生分成五、六人,或七、八人一组,使学生在讨论问题、交流学习时流于形式,有的学生还没有发言,讨论就完了。更谈不上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来达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