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呢?近年来我致力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广阔时空,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一、鼓励学生思维碰撞

阅读教学中,由于知识经验、个性气质不同,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学生对课文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因此,课堂上,我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坚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对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中部凿井法”就是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由竖井处分别向两头开凿;有学生马上提出异议,他紧扣“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这句话,认为詹天佑应该是通过四个工作同时施工的,即竖井处有两个从里往外凿,隧道两头各从外向里凿,这样工期才会缩短,而另有学生此时又提出自己的想法,说既然中部打竖井可以增加工作面,那就应该多打几口竖井,工作面越多,工期不就越短吗?可其他学生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打竖井也需要时间,所以并不是竖井打得越多工期就越短。那究竟打几口?学生情绪亢奋,各抒己见。后来有个学生说,肯定是打了两口,因为八达岭的隧道是居庸关的三倍长,打两口,把工作面增加到六个,而每段隧道的长度就相当于居庸关的长度。赞成这观点的学生补充说,这六个工作面同时施工,但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否则就对不准、打不通,所以文章中詹天佑要对工作人员说“定点、勘测、计算一定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此时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他们又提出,詹天佑在开凿居庸关隧道时为什么不也采用“中部凿井法”来增加工作面呢?经过一番对课文的精读探究,他们理解了,原来居庸关的特点时“山势高,岩层厚”,如果采用“中部凿井法”太花时间,所以用了“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对此,有的学生还画出了示意图加以说明。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思想启迪,求异、发散思维在升华。

二、启发学生心灵交流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有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如教学《凡卡》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到故事的角色中进行朗读实践。学生朗读到凡卡一次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时,多少孩子的声音再颤抖,眼里噙着泪,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那可怜的孩子,可见他们已把自己当作凡卡。当要求学生和凡卡比童年时,学生们都非常激愤,觉得凡卡和他们的年龄相仿,应该和他们一样拥有幸福的童年,不应该这么小的年纪就受到非人的折磨。很多同学都对凡卡寄予极大的同情,都希望凡卡来到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学习、玩耍,做他们的伙伴。通过阅读交流,学生们体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穷苦儿童的命运是多么的悲惨感受到新中国儿童是多么幸福,懂得应好好的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学生们的理解得到了升华,思想受到了启迪。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间对话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有巨大潜力的生命个体。“蹲下来”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做他们的学习伙伴,这是阅读教学中师生互动、师生互补、平等对话的前提。教学中,我总是努力地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教材,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会学习,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挑战同伴、挑战老师。

如《景阳冈》一课教学中,由于课文的篇幅较长,如果学生一句一句阅读,教师讲授来理解课文内容,很费时,学生也很难提起兴致。为了让每个学生真正动起来,我就给学生设计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替武松写自荐书。自荐书要求概括武松的主要事迹。恰当的自我评价,以及当时阳谷县人们对武松的评价,替武松找份合适的工作,由于改变以往的传统问法,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引爆了学生的内驱力,学生学习积极性极高,都非常投入地研读课文。《景阳冈》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武松打虎,学生非常感兴趣,我提示学生写好“自我评价”,就必须清楚武松的优缺点。学生们为了写好恰当的“自我评价”,就认真地探究课文,圈画最能表现武松英武的句子,写自己的感受,通过一轮的研读,对武松的评价,学生都恰如其分。我又及时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当时阳谷县人们又如何评价武松呢?学生们通过思考,想到了店主的称赞,过路人的崇拜,被害人家属的感激等,他们的回答超越了阅读文本,闪烁着个体灵性的创造思维之光。为了让同学们对武松豪爽、智勇双全、力大无比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我还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分角色演练喜欢的片段,学生根据故事中人物性格特点及自己的朗读表演技巧,选择角色,有的还大胆地邀请老师加入,他们在组里互教互学,互演互评,结果上台表演的一组比一组出色,他们把武松喝酒豪爽,打虎力大无比、智勇双全的形象,老虎凶猛的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店家得好心规劝,过路人得啧啧称赞,被害人家属得感激之言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替武松找工作,学生就更兴奋地发表自己独特得见解和感受,他们认为“开武馆”、“当保镖”、“参加特种部队”、“打拳击”、“当警察”……等工作都适合武松。他们还振振有词地阐明自己地理由。《景阳冈》上完了,学生们仍意犹未尽,愉悦地学习带给他们巨大的收获。正是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这种乐意接纳对方,又要快于倾吐自我的生生互助、互补的探究学习中,学生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提高,个性得到了飞扬。

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从如也培养学生探究各创造的能力。

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