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在例1的学习中,学生统计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件里的信息,如各种鲜花的数量、各月出生的人数、各种图形的数量。在这些事件里,统计的对象——“信息”已经呈现,只是数据尚未知道,所以采用“分类计数”的方法就能得到数据。例2用不同的符号记录和收集数据,通常是在事件尚未发生、数量没有确定,或是事件里的信息没有固定的呈现规律时采用的。学生要掌握随机收集数据的方法,体验简单的随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教材同时出现有频数范围的条形统计图,完善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数据,体验随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3.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己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本节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及彼此的交流中选取最为恰当的统计方法。

二、说教法

在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宗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先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性学习,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广泛交流,体现数学课堂的开放性。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设置矛盾。

出示课件:熊猫妈妈水果店开张的场面

师:熊猫妈妈刚开张,生意就火暴。瞧!它今天卖出多少水果呢?

课件演示:苹果、西瓜、桃和梨一个接一个无序地消失了。

[意图: 此时学生并无意识也无能力分类计数,只是在观看课件演示时数了数一共卖出的水果个数。教师先不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而要利用这个情境设置矛盾,激活学生思维。]

师:真不错!你们都关注到了熊猫妈妈卖出的水果总数,有谁还知道每种水果各卖出几个呢?

师:哦,大家都没数清楚!这是为什么?

有没有办法知道卖出的各种水果分别是多少个呢?

[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可能会想到分类数一数,教师再次演示课件,让学生切实感受对于随机呈现的信息无法分类计数;学生也可能想到把水果画在纸上,教师及时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想一想:你准备怎么画?看谁想的办法最简单、最清楚。]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