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镇王化分校  宋伟强

【观点】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代表着我国的教育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在此,心理健康教育又增添了一条新的渠道——英语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在英语教学中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以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为培养目标。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班级中度过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健康的成长环境对学生的身心有积极的作用,当学生的基础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就会发展更高层次的需要,如认知、审美需要等等,容易形成优秀的品质,远大的理想。

21世纪呼唤一代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新人才。身心健康的发展,是人才素质结构的基础,是进入21世纪的护照。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就是学生能够蠃得学习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减轻学习负担作为学习英语的教学目标,并且将心理教育渗透其中,是极具可行性并可取得一定实效!

一、 以激励为原则,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激励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对学生心理进行积极暗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

案例:在学期初的第一次批改作业中,一位老师发现一个涂抹了好几个脏手印的本子,但书写特别认真,他看了一下本子,让他惊奇的竟是这位学生是他班一直以来书写极脏、乱、不整齐的一个小男生的作业,于是他又翻开看了看,觉得这位学生真得努力了,所以他就在学生本子上批注了一句:“你努力了,对吗?Good!”当这个学生拿到自己的作业后,看到老师对他作业的批注,高兴地叫到:“Good!”随后拿着本跑到讲桌对老师说:“老师,我本上也有了一个‘Good’。”看到他那一副高兴的样子:一会看看那鲜红的“Good”,一会看看这位老师。他对这位学生说:“你这次写得很认真,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会写得更干净些,那你以后可以看到‘Very good’的批注,好吗?”他使劲地点了点头,像是在说“我下次一定会定得更好”。

的确,在以后的几次作业中,他都把作业写得整齐、认真、干净。看来,多用带有感情色彩的字眼来批注作业,总能体会到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所寄予老师的期待和情感,同样在教师给出学生客观评价的同时,也给出了学生一种期待与情感的回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满激励,通过对学生心理上的暗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