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童谣的“经典”

50年代:“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60年代:“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70年代:“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80年代:“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90年代:“上学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累最困的,是我是我还是我。”

◆灰色童谣何以流行?

“今天的阳光多么灿烂,我们的学校破破烂烂。一百个同学,九十九个笨蛋;十个老师,九个土蛋;两个校长,一个杀人犯。”“祝你一路顺风,半路失踪!”“头顶白菜,腰缠海带,你是衰神二代!”“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坐在马桶间……”不知从哪天起,我们学校开始流传这些歌谣,好多同学课上课下不断地传唱。

细察这类童谣多为孩子们的嬉戏之作,或调侃、或揶揄、或嘲讽、或自嘲、或宣泄,有的趁韵而唱,自娱自乐,无害也无益;有的“改编”唐诗宋词或流行歌曲,传递着内心的“烦、闷、累”;有的则意蕴色情、暴力倾向,低俗下流,听来可怕……总体看来,多数童谣唱的是熟悉的内容,用的是熟悉的形式,自编自唱以至口耳相传,“好玩、搞笑、流行、时髦”是其动因。

“灰色童谣”的流行,能带给家长们、教育工作者们、社会学家们一系列联想与反思。这些事实是否都在提醒我们: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很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形式并没有失去存在的价值,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将这种文化形式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创造与发展。◆今天的孩子正在面临童年“缺失”

不仅仅是童谣危机这么简单,今天已然有教育界人士惊呼:现在中国的很多孩子就快没有童年了,现在的孩子在享受物质丰富的同时,童年过早打上了成熟与迷惘的烙印。

今天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想要什么有什么。不会遭遇上山下乡,不必担心忍饥挨饿,吃香的,喝甜的,是爸爸妈妈心里的小太阳,是爷爷奶奶心里的小皇帝,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何来无奈?然而,当如今的孩子们听说上树掏鸟窝,下河摸小鱼,春天放风筝,夏天去游泳,冬天打雪仗、掷沙包、跳皮筋、丢手绢、打弹子、跳方格的童年趣事时,他们的脸上只会露出或而迷茫的神情。他们除了很重的作业负担之外,常常靠电脑和电视机的画面消磨童年。城市里有限的空间,已被道路和楼房瓜分,仅有的几处儿童游玩场所不是收费太贵,就是如笼子般规范着孩子们“撒野”的性格,让他们无法“摸爬滚打”,这样的生活和生存空间已让很多孩子失去了本该有的“创造力”。在农村,还有许多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是因为吃不饱饭,读不上书而痛苦与沉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