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一文,内容浅显,却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它教育子女们怎样才是真正的儿子,与我国《三字经》中“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主题相符。但是,现在的孩子大都以我为中心,很少有主动帮助父母的行为。这既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也是社会教育的失误。因此,要使蕴含在文章中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就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中主人公的心灵。

教学中在学生自读课文,很快地划分三位妈妈夸赞自己儿子的语言,以及三个儿子的语言,以及三个儿子对待妈妈拎的水桶的表现的句子后。通过让学生分别读1~6自然段,感受三位妈妈如何夸奖自己的儿子,再让学生揣摩几位妈妈夸奖时的心理,通过加修饰语,指导学生她们的语言,如:一个妈妈(自豪地)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神气地)说:“……”这个妈妈(轻轻地)说:“有什么可说,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指导感情朗读。然后抓住三个儿子“面对妈妈沉甸甸的水桶”的不同表现,感悟“什么是真正的儿子?”

在学生读第8自然段后,让生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联系?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读出水重和三位妈妈的辛苦吗?然后引导面对妈妈沉甸甸的水桶,三个儿子是怎么表现的?行为是心灵的镜子,你从三位儿子的表现,看出他们心里都装着什么?你认为怎样的儿子才算真正的儿子?在文中老爷爷的心里,怎样的儿子才算真正的儿子?

通过引导,使学生很快走进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了文章蕴含的价值观。最后又通过补充故事,背诵《游子吟》深化理解。并联系生活,和伙伴一起说说:怎样做个真正的儿子?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