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活动不仅能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认真、细心、坚持到底等良好行为习惯,而且能引发孩子的探索欲。激发孩子关注周围自然环境,从小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等。但我们通过实践,深切体会到操作活动对孩子语言发展同样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操作活动前的讲述活动。在操作活动开始前,我们组织的是一个观察讲述活动。主要让孩子了解要参加的操作探索活动材料,构思自己的操作方法,并试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从而,更进一步帮助广大孩子熟悉材料,理清操作过程及方法,为操作活动正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活动中,如果孩子不会讲或不愿讲,事必会影响到后面操作活动的正式开展。同样的道理,孩子讲多讲少,讲好讲坏,对操作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那么,怎样激发孩子的讲述热情呢?第一,实物的刺激。孩子对具体生动的形象具有较大的敏感性。而且较能接受外来事物的刺激。针对这一情况,在活动开展前,我们一般采用实物刺激孩子的感官,从而激活孩子的想象,引导孩子愿意把看到的、想到的讲出来,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如在大班《做小秤》活动中,我们首先出示实物秤,让孩子讲述,(由于孩子经常看到秤,用到秤,对秤的知识比较了解)因此在讲述时,孩子就有好多话要讲。其次,让孩子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从活动材料的收集,辅助材料的准备等都让孩子参加。由于孩子自始至终都参与了活动,因此他们有很多话需要和同伴交流,和老师探讨。这样丰富了讲述活动的内容,提高了孩子参与讲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刺激孩子语言的发展。如中班《狗尾巴草》活动,由于这是一个散步时生成的活动,孩子直接参与材料的搜集,有许多话要说。在准备材料时,有的孩子说:“你采的狗尾巴草是老的。”“什么样的是老的?”“黄颜色的是老的,青颜色的是不老的”“为什么不能采老的?”“老的,会掉下来。”……不仅丰富并促进了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也增强了孩子的知识。这些语言的交流,如果不让孩子参与材料的搜集,他们是绝对不会讲出这些话的。第三,创造一个讲述的环境。孩子只有在一个平等、民主、充满安全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大胆的语言讲述,才能进一步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特别是中小班孩子,规则意识不是很强,有的孩子喜欢插嘴,(这本身并不是优点)但说明孩子有很强的讲述意识和讲述能力。我们想:只要不干扰别人的发言,没有举手也照样可以讲述,老师也及时鼓励和肯定。(喜欢插嘴的孩子大部分淘气、顽皮,但思维很活跃)并帮助孩子逐步改正缺点。如果老师板起面孔“一本正经”的样子,往往会在无意之中剥夺好多孩子的“发言权”,而且,有时候孩子通过讲述之后,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也会产生创造的火花,从而更进一步促进孩子语言及其它方面的发展,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为每一个孩子创设一个敢说、想说的环境。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语言及其他方面的发展。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