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想:平时教学用的最多的方法是第一课时读课文,处理作者、字词、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第二课时进行语言赏析,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味课文,去感触大自然,真正领悟作者的创意。由于要到别的地方讲,不知道人家的老师进行到了哪一步,所以把作者介绍和划分层次环节去掉,直接进行语言赏析。我的思路是读课文,处理字词,让学生说读课文的整体感受,然后具体分析文章为什么那么美,从运用修辞,运用联想,运用多种感官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不但感受到文章的美,也对描写景物有一点思路和方法,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

师:从古到今,春天一直是人们歌咏的对象,那,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歌咏春天的诗句吗?(片刻停顿,留给学生思考时间。)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真好,这位同学为大家描绘了春天的颜色:五彩缤纷。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师:这位同学又为我们带来了春天的声音。

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该生翻开资料找到的。)

师:(拍该生的肩膀)家底都亮出来了。

全班笑。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今天呀,我们就来欣赏朱自清先生用生花的妙笔描绘的春天。(板书课题、作者)上课前咱们已经把生字词处理了,所以,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上课前曹老师已经布置学生看了一遍课文,并要求学生给生字词注音。所以我直接布置学生读生字词。)

生:(朗读)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黄晕(这里教师打断一次,提醒学生读四声)烘托 静默 舒活 欣欣然 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抖擞精神 花枝招展

师:读的很准确,谁再来一遍。

学生再读一遍

师:有两个词语咱们需要注意它们的写法:酝酿 抖擞(叫一个学生上黑板写,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写两遍)

好,现在大家齐读一遍。(学生齐读)读的很好,声音洪亮,现在我们来欣赏文章,文章很美,不读一读真的可惜。现在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一遍,读完后,请为大家说说你的感想。

(学生朗读课文)

都读完了?

生:读完了。

师:很好,谁能为大家说说你的感想。(给了几分钟思考时间。)

生:文章很美。

师:笑,言简意赅,一个字概括:美。(板书:“美”。因为本节课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写景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明白,本文为什么美,美在哪里。所以有此板书。)谁再来。

生:我的感受是春天的花儿很美,有桃树杏树梨树,开了鲜艳的花朵。我还感受到了鸟儿的叫声,牧童在吹短笛。

师:这位同学的感受比较具体了。

生:我感受春天的晴天很美,有蜜蜂蝴蝶在飞舞,花儿开放,小鸟儿叫。春天的雨天也很美,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总之,春天很美。

师:这位同学真细心,看到了不同的春天。谁再来。(此时无人举手,我感觉学生的语言组织不好。)这样吧,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句式,大家照着这个样子说感受。“读了这篇课文,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听到了------------,我感受到了----------------。”(又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思考。)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仿佛看到了花儿在争相开放,仿佛听到了小鸟儿在叽叽喳喳的叫,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还有生机和活力。

师:这问题就回答的很有味道了。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仿佛看到了人们都高高兴兴的在草地上玩耍,听到了小雨沙沙的下,感受了一种欢乐,也感受到了春天很美。

师:大家都说春天美,这美作者是怎样描绘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很美的句子或者段落都可以,写出你的理由,也就是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它好在哪儿,一定要写出来。

(留给学生有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动笔书写。期间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不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如:这位同学真快,已经写了有将近100字了等等,鼓励学生。)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因为这里的“偷偷地”把小草写的很可爱,像调皮的孩子一样。

师: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好。那这是运用了一种什么修辞?

生:拟人。

师:对,拟人。关于这一句,谁还有别的话吗?(没有人举手,进一步引导)那大家来看这个“钻”字,你能从这个字里看出什么。你可以试试把这个字换成“长”“拱”,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还是“钻”字好一点,可以看出小草很固执,很顽强。

师:这位同学用了一个词语“固执”,大家觉得合适吗?

生:不合适,好像有点贬义。

师:就是。

生:用“顽强”好一点,写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师:那大家再看“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放到句子后面?放到句子前面,意思改变了吗?

生:没有。

师:把“嫩嫩的,绿绿的”放到句子前面和后面都读一读,多读几遍,感觉一下。

生:有点不一样,不知道哪里不一样。

师:举个例子,(用手指一学生)“你站起来”,“站起来,你”,什么不一样?

生:语气不一样,放后面更重一点。

师:很好,放后面加强了语气。(再叫一名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很美的句子)

生:整个的第四段。

师:你读一下。

(学生朗读,教师对学生的姿势和读书的语气进行纠正和指导)

生:我觉得这一段写的很热闹,感觉眼前就有这幅画,而且还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反正很美。

师:(教师板书:运用修辞),运用修辞使文章很美,那大家看这一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感觉出了什么?

生:花儿很高兴,争抢着开放。

师:谁来读一下这句。(学生朗读)大家接着看“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春华联想到秋实,由繁花似锦想到硕果累累,作者就这样一点一点把春天的美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板书:运用联想)运用联想也使文章很美。

生:“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句也很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春风。

师:对了,欣赏句子的时候有修辞一定要把修辞说出来。那“春风”与“母亲的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作者要这么比喻呢?

生:都很温暖,也很轻柔。

师:是,抓住了相似点,也抓住了春风的特征。(板书,在“运用修辞”后添一个“抓住特征”)还有哪一句是比喻。

生:“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写出了细雨绵绵的感觉。

师:而且因为用了排比的修辞,句式很整齐。

生:就是。

师:牛毛、花针、细丝的比喻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

生:细,春雨很细。

师:牛毛。

生:还很密。

师:大家真是聪明,一点就透。

生:最后三段的比喻句我很喜欢,我读一下吧。(学生读课文)写出了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师:生机勃勃,这个词语用的多好。你能从娃娃、小姑娘、青年三个比喻中看出点什么吗?

生:看出春天在慢慢生长,从初春到仲春到晚春。

师:很好。“娃娃”“小姑娘”“青年”各有什么特点?

生:娃娃很调皮。

师:刚落地的娃娃很调皮?

生:很新。

师:这还差不多。

生:小姑娘很美丽,花枝招展的;青年很健壮。(此时下课铃声响起)

师:也就是说,三个比喻句写出了春天的三个特点:新、美、健。今天我只学习这篇文章一点点的美,其余的内容下节课由你们的曹老师继续了。其实朱自清的文章除了这篇《春》,还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都是不朽的篇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这些文章,再次亲近朱自清,感受朱自清心中那飘扬的风景。下课。

《春》教后反思:没有完成预定目标,没有涉及到“运用感官”这个目标。因为让学生读生字和说感受用时较长,赏析语言环节没有让学生直接口头回答,而是先形成文字再进行回答,所以只进行到“运用修辞”“运用联想”环节。不过这样的优点是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应该在朗读上再下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