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的背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霎那间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由“一言堂”逐步过渡成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各抒己见、相互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活跃了教学气氛,使课堂教学日益显现出其勃勃的生机,焕发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当前,教师们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这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这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但欣喜之余,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也不难发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部分教师的课堂只是简单效仿,追求形式,表现在过分追求气势恢宏的生活场面,热衷于绚丽多姿的情境创设,迷恋于流光溢彩的媒体展示,沉溺于表面热闹的虚假“生成”。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场景,还存在着一些有效性尚待检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我不禁感叹:理念与实践之间竟有如此漫长的距离!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口号,只有扎实的行动才能取得实效。课程改革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上来。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实现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又要控制作业量,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呵护长久的学习愿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应对升学考试的能力和素质。“鱼”和“熊掌”怎样才能兼得呢?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40分钟要效率的问题。

这“有效教学”的问题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无论课改到哪里,有效的数学教学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简述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策略的一管之见:

二、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分析以及解决策略

所谓“有效”是指通过老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是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课堂上教学的效果是不同的,那么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问题在哪儿呢?

问题一:是否能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把握目标?

无论何时,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把握目标都是数学教师最基本的教学素养,是教学有效与否的根本所在。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