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读了这段课文,作者主要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她小时候很馋。

师:哦?

生:她小时候常常挨饿。

师:(满意地点点头)那么谁来读出小女孩的“饿”?

生数人朗读,师皆不满意。

师随即点拨:“一把”“塞”这些词读重音,就能读出小女孩的“饿”来。现在大家练习一下。

师:哪位同学来读读。

一生摇头晃脑模仿朗读,读到重音还把身子往前一倾,其余学生忍不住笑了。

师:(气愤地把书往讲台上一扔)笑什么笑?旧社会的孩子多苦,你们还笑?!

孩子们面面相嘘,不敢吱声。

一段感人的文字,为什么反而会引来孩子们的哄笑呢?分析原因,老师们会说:“因为课文中描写的时代已经远离孩子们的生活了,他们根本没有尝到过饿的滋味。”在这里,我们不想对教材编写提出异议,因为,让孩子们了解祖辈曾经经历过的故事,是语文教学文化传承的使命。显然,没有“尝过饿的滋味”是问题的关键,没有“尝”,就无法引起孩子们情感的共鸣,不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朗读只会引来孩子们的哄笑。这里的“尝”就是体验,没有体验的阅读教学就如一口干涸的枯井,老师除了机械地让孩子读出重音就没有别的“招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