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篇课文,在不同教师的手下,会有不同的处理和教法。这自然取决于主客体的诸多因素。从客体说,要深切把握教材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从主体说,则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学养和秉赋的差异。正因如此教学才会呈现出千姿百态。

本辑三篇教案,都是有关《故都的秋》,但设计不同,教法各异。有的侧重于讲析“秋”的底蕴,有的引导学生去自读自解,有的预设目标安排教学。但结果都能殊途而同归,登堂而入室。所谓“同归”、“入室”,即是都能起到使学生启智益能的作用。

因此,在实现语文教学总体功能的前提下,我们提倡语文教学的个性、多样性和艺术性。

(特约编辑王茂明 编稿并点评)

《故都的秋》讲析课

安师大附中 肖家芸

〔教学设想〕 通过讲析,引导学生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悟其理,得其巧,用其技,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步骤〕

一、观秋色

芦花、柳影、夜月、碧空1、识“秋色”—

蓝朵、槐蕊、青布、灰枣2、辨“秋色”—融灰、白、蓝、暗多种冷色调于一体。3、感“秋色”—冷清。

二、闻秋声

虫唱、钟声、鸽声、帚声1、识“秋声”—

蝉声、风声、雨声、人声2、辨“秋声”—寂静。

点拨:这么多的声响交迭,看似热腾,实则相反。在那无际的秋空之下,连小虫、驯鸽、扫帚、秋蝉这些细微之声都能听见,足见故都之静。以动衬静静愈静,这是艺术的反衬法。又如雨后话秋的“唉,天可真凉了”,一声唉叹,一个拖腔,回荡在高阔寂寥的秋空,如同回荡在无边的大森林,回荡越久,空寂越深。

3、感“秋声”—孤独。

点拨:一个独自飘零者,越静越感到孤独。

三、品秋味

沉浸在冷清的秋色之中,凉意顿生;置身于寂静的秋空之下,悲感填胸:这“悲凉”二字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

其实,这秋色的“清”,秋空的“静”与秋味的“悲凉”,相辅相成,如第4段(分析略)。

四、悟其理

郁达夫为何“悲秋”呢?看一看历代作家的咏秋之作就明白了。请看投影(取宋玉《九辩》、欧阳修《秋声赋》、苏轼《前赤壁赋》、峻青《秋色赋》中的代表句,详情及分析略),无论是悲秋,还是乐秋,抑或颂秋,都是不同时代在人们思想心理上引起的不同反应。

郁达夫所处时代如何呢?请看自读提示第三段,明确:作为一个正直进步的文学家,是白色恐怖的威胁,导致郁达夫的忧虑孤独心境,这是因“时”生“心”;这种忧虑孤独的心境,常常激起作者悲凉的感情,这是感“时”生“情”;这种悲凉的感情支配着其视听感触总是喜好冷色调,总是寻求宁静处,这是以情驭景:于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的特色。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