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健康的童谣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

武夷山市兴田中心小学  刘陈德

《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中说:“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童谣,这一常被人们遗忘的校园亚文化,笔者以为应该加以提倡。通过传播童谣,可以使学生学到一些语文知识;通过编制童谣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童谣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校是一所乡村小学,不知从何时起,一种以调皮的语言、谈谐的曲调编成的校园童谣传入我校。课间、午后,学生们念念有词、自得其乐。近年来,笔者忽然对此现象关注起来,于是,开始将视线聚焦到这一点上,并以研究者的眼光进行观察与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笔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现将笔者近段时间的收获进行阐述。

一、课间童谣,健康向上。

在校园课间时,稍加留意,就有三五成群的女孩子在跳着牛筋绳,她们口中念念有词:“十二、十二小铃铛,战斗英雄黄继光,黄继光、邱少云,他们牺牲为我们”。她们时常换一种跳法便换一种童谣:“江姐、江姐,好江姐,你为人民而牺牲,胡子叛徒甫志高,人民恨死狗强盗”。再如:“董存瑞,十八岁,参加革命游击队,炸碉堡,牺牲了,全国人民流热泪”。这些老式的健康向上的童谣,体现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二、午间、假日,童谣趣味浓浓。

假日里有些上山砍柴的孩子一边走,一边唱:“砍柴孩子不用慌,太阳下山有月光,月光下山有星星,星星过了又天亮”。(这一童谣是以当地方言吟唱)当孩子们放学后背着书包往家走,口中也吟唱着:“读书孩子读书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上完学堂把家还,到了家门喊声娘”。这些童谣有的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劳动实践,有的表达孩子上学的乐趣,也反映了他们的母爱亲情。自然也为孩子们所喜欢吟唱。

三、考试完后的童谣今人深思。

“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又是作业又是考。”

“在我心中,老师最凶,考试吃零,罚站批评……”这些童谣的出现反映了当今教育的一些问题,的确值得老师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深思。现在课程改革,减轻学生的负担,但仍以考试成绩来衡学生。只要有考试存在,减轻学生负担仍难以实现。从对教师的考核制度看,考试成绩仍然是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只要存在,老师们仍然要加重学生负担,因为:“学生不练习,哪能出成绩”。有些孩子脑子虽然聪明,但就是不肯学习,于是乎,就编制出了这样的童谣。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