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队会形式创新上下工夫。在保重重要节目、活动日对少年儿童进行必要的传统礼仪教育的同时,我们将孩子们从要我参加变为我要参加,从要我说说变为我要说说,从被动转为主动,改革了原有的队会模式,以原有的队会赋予了心的内容。一是开展“课间式”队会,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开展队会。利用课间10分钟开展主题单一、内容简单的队会,队员们在10分钟队会中自己策划、自己主持,有效地促进了队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深受队员们的喜爱。二是开展“即兴式”队会,帮助少年儿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三是开展“体验式”队会。通过建立少先队种养殖基地,帮助少年儿童感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创建的少先队花苗圃种植基地,少年儿童们身临其境受教育,亲自动手长知识,不断提高了环保意识。四是开展“挑战式”队会。在佳市少年军校大会操和“磨难教育”活动中,通过正规军事训练、国防知识竞赛,穿军装、打行李、做饭、洗衣服等实践,着重锻炼少年儿童的“五自”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感和不怕困难挑战自我的勇气。

在队会载体创新上下工夫。一是建立校园电台、电视台。小学的校园电视台设有组织机构,所有成员均由学生担任,策划、录制、采编、播音、合成等,每半个月一期的节目能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新闻播报、走进班级、友情提醒、精彩回放等等;二是加强校园互联网建设。第六小学与北大附小的远程教育通过互联网络与北大附小的辅导员和队员们进行交流、学习,并且可以直接学习北大附小课程,使其不再拘泥于面对面、手把手的讲授,而是与队员们在空中沟通,在网际漫谈,建筑在Internet上的校园网就变成我们开展队会的无限平台。

三、夯实基础,合力推进,在强化队会改革进程中少先队工作采取新举措

组织保障到位。一是成立队会改革指导小组。成立了由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主管领导和校长、辅导员、少先队干部组成的团教齐抓共管的少先队队会改革直到小组。通过定期召开队会改革研讨会,总结经验,规范操作,引领了方向。二是成立队会教育研究小组,组成了由德育校长、教导主任、大(中)队辅导员和思想品德辅导员组成的队会教育研究小组。根据大、中、小队的实际情况进行队会探索性研究,为队会提供思想教育素材和指导方法上的参考提纲;根据各学年级特点分成不同的层次准备好方案,有理有据、有针对地开好每一个队会。从而减轻了中队辅导员的工作负担,又提高了队会的质量。

机制保障到位。一是建立队干部培养工作社会化机制。通过举办“队长学校”,队干部队会经验交流会,队会的评比竞赛、组织观摩、实习活动,高低年级队会“手拉手”等活动,不断提高其他队员参加队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队会的质量。机制保障到位。一是建立队干部培养工作社会化机制。通过举办“队长学校”、队干部队会经验交流会,队会的评比竞赛、组织观摩、实习活动,高低年级队会“手拉手”等活动,不断提高其他队员参加队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队会的质量。二是建立队干部聘用工作社会花机制。坚持队干部激励工作社会化机制,改变以往选拔式、鉴定性的评定奖惩,多给少先队员以正面的、肯定的、激励式的评价。另外,在队会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各种条件,使队员在队会活动中不断获得自尊和荣誉的体验,让队员在竞争中成长,从而促进了全市工作的发展。

阵地保障地位。一是开创城市特色阵地。在城市小学队会中建设了立足校内、依托社区、面向自然的特色阵地建设,积极为队员提供在中队、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地点的展示机会,在活动中引导队员寻找岗位,构建角色体验生活,突出队员在实践中的自我管理,以培养队员在队会中的自主性、全员性、创造性和社会适应性。二是完善乡村农业阵地。我们提倡乡村少先队员组织在队员中发挥自己浓厚的地方特色,结合本地丰厚的便利资源优势,把队会开到自然中去。让队员们去接触自然社会,去参加农业劳动,去学习农业技术,在劳动中深刻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体验家乡的美丽与富饶,突出队会的科技性和文明性,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力。三是加强辅导队员队伍阵地建设。我们重点抓好辅导员这支队伍的建设,通过讲座、讨论、队会分析等多种形式,增强辅导员对队会改革的认识,使辅导员积极地为队会提供好的思想教育素材,提高了队会的教育质量。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