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练习导入,提供学习约分的基础。

昨天在学生完成“练习十一中的第6题”时,突然想到用这道题目作为《约分》一课的导入,也许更加切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题就是“练习十一中的第6题”:

由于学生已经练习过,所以既根据要求找到了相应的分数,还说出了数学根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20/285/7
42/496/7
15/95/3
24/304/5
28/422/3
13/391/3

学生介绍分数相等的道理一般有以下两种:⑴以20/28为例子,20÷4=5,28÷4=7,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4得到5/7。⑵5×4=20,7×4=28,分子和分母同时乘4得到20/28。都知道上面的方法应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也有不同方法的:例如13/391/3,有学生说39÷13=3,3÷1=3,所以13/391/3;再如15/95/3,有学生的理由说它们都是题目中唯一的假分数,所以15/95/3。这些都属于找相等分数的另外方法,当然是正确的,但和约分的教学几乎无关,所以我回应学生的回答方法,是作为验证分数基本性质是否正确的另外思路。

二、观察板书,感悟约分意义的内涵。

观察:观察刚刚的板书,让学生说说左右分数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分子和分母由二位数变成了一位数;分数变小了,马上发现说错了,改口说数变简单了。由具体介绍“数变简单”感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小,感悟分数的大小没有变化,初步感悟最简分数。有了这些感悟,教师告诉学生这样的过程就是“约分”。

试做:将 45/60约分。学生们已经感悟到约分意义的内涵,都选择同时除以一个数将原来的分数转化成“简单的分数”,有同时除以5的,也有同时除以3的,更有除以15的学生强调他们约分得到的分数的最简单。由此,顺势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最简分数”,达成的共识是“分子和分母不能同时除以任何整数(0除外,1也除外)时,这个分数就是最简分数。”学生表达有他们自己的方式和语言,有时和教材上的表达方式相差较远,就像今天这种状况。

沟通:阅读教材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教材往往会留下学生记忆的轨迹。让学生阅读教材时找出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概念,沟通学生表达的意思和教材表达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分子和分母不能同时除以任何整数(0除外,1也除外)”和“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表达的意思有很多相近的地方,“1除外”就是表示“公因数1”。阅读教材还知道了约分的规定: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形式:约分的形式教材上有介绍,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采取模仿教材上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练习、修正和内化,在修正和内化的过程中赋予“\”内涵,“\”表示“÷”,“\”表示“=”,“\”表示将原来的分子或分母去掉。在赋予“\”内涵中,学生学会了约分的书写形式。

用练习里的题目作为《约分》一课的导入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需要,在思考和交流“怎样找到相等的分数”的过程中,学生真切感悟到将分数简约的过程就是约分,思考什么是最简分数;在阅读教材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形成了约分相应的初步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