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状态,与他们共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根据对学生预习的检查指出问题比较多的地方:

1、“扫帚”的读音,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读音。

2、概括文章的段意要抓关键词句,并要写完整的话。

3、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学法: 用自己的话把《“打扫”森林》三个部分的段意连接成一段话,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人类的老师》一文中找出一个中心段,这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1、两篇短文都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与规律,它们分别给我们什么启示?

2、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学法提示:

结合上下文,用画“生物链示意图”的方式理解这句话。

“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学法指导: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举例谈谈这些“优良性能”的飞机和前面几种昆虫飞行的联系。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学法提示: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说说生物还给我们哪些启发。

【学生活动】根据学法指导的提示阅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写下批注,然后四人小组交流体会。

【教师点拨】

1、 观察《“打扫”森林》一文的课题,你有何发现?(学生发现加了双引号)

2、《“打扫”森林》一文的课题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与思考,学生感悟到这里的“打扫”含有批评之意,这一“打扫”对森林有着致命的破坏,从而引发了进一步的思考: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接着学生再次深入课文,找到重点的语句和段落。

3、课件展示下载的动态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物链示意图”,一边演示一边让学生根据课文具体内容(品读第6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过程,理解什么是“生态平衡”和“生物之间的联系”。

4、品读句段,训练语感。(课件展示):

(1)从课文哪些语段可以看出森林“遭了殃”?能读出作者批评和沉痛的感情吗?

(2)“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中几个动词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林务官因无知违背规律对大自然的毁坏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否则只会好心办坏事。

【板书】“打扫”森林 无知违背 受到惩罚

---------- 自然规律------------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