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两个特性,一是语文能力的形成,二是人文精神的锻造。因为语文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它具有鲜明的工具性特征;同时,语文课程内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的精神生活的痕迹珍藏在民族语言里。”(乌申斯基)它具有一定的人文性。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偏重任何一个特性都是不可取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了,就能引导孩子了解汉语文字,从中体味思想之美,文化之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运用汉语文字,从中感受母语的力量,发展良好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所以,以母语教学为中心语文课程应该大力加强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语文教学的“四个主体”是指创作主体——文本作者,编辑主体——教材编者,施教主体——教师,学习主体——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这四个主体,这样,才能有丰富的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才能充分的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两个特性,四个主体”理念对现阶段教学设计是有启示的。新课程改革实验推进已经有一些年头了,课改实验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新课程的理念促使我们的教师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而新课程带来的新的课程设置和新的教材,为我们的教师实现这种改变提供了可能。应该说,新课程带来的确实是语文教学的勃勃生机。不过在新课程热热闹闹推进的时候,在学习了教学设计“两个特性,四个主体”理论后,我们觉得有必要静下心来好好地回顾一下,重新审视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看看我们的方向走得对不对,有没有偏离新课程的初衷……看清楚了,想明白了,接着继续往前走,这样,新课程的每一步都会走得很踏实,很健康。

审视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发现:

一、语文课不姓“语”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师们都能理解,而且一直都这样理解。突然冒出一个“人文性”,教师们非常陌生但又充满了新奇,于是在课堂中,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但同时出现了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教师们不恰当地认为要弱化知识教育,反对知识本位,加之教材教参的一些有意无意的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使得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便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这是偏重于人文性,弱化了工具性的表现。现在的高段语文课上,有的教师居然不敢执教关于概括段落大意的内容,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语文课,它毕竟是姓“语”,一个人终身发展中必须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是不能忽视的。语文轻了“语”,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又是一种极端。语文要工具和人文并重,不能由“头轻脚重”又走向“头重脚轻”。不然小学六年语文学下来,基本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那必然是语文教学的另一种悲哀。

二、语文课变热闹了。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我们在听课时不难发现,教师们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我们认为,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它可以提高兴趣,开阔视野等等,然而,用心、仔细地阅读却是语文学习获益的根本所在。一篇课文,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是我们当前使用新课标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课堂提问琐碎而缺乏思维的价值,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有的甚至用“你读懂了什么?”这一笼统的问题来贯穿课堂始终。我们知道,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里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课堂提问就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

三、语文课教师评价单一笼统了。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能听到教师这样的评价:“答得好”、“答得不错”、“你真棒!”……初听听也不觉得什么,听得多了,耳朵里听到的都是“你好他好大家好”的那种感觉,不禁要思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没有实质性的评价?我们都知道,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实现目标程度以及学习进步程度和创造力等等的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如果仅仅是笼统的赞扬,将无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这一基点,来处理好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新课程的推进,以达到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启发一:语文教学设计首先是语言的学习入手。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本体,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任务。没有准确的语言学习为载体,情感的抒发,道义的阐述都是空洞无力的。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文本所蕴含的人文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语文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语言的学习。同时,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统一” 的,这说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和整合关系。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追求纯粹的知识是不可取的。人文也很重要,但单纯追求人文而忽略了知识,缺失了语文课的本体。所以,只有知识与人文的统一,也就是说,在语文课中要努力挖掘揭示课文知识背后更为深厚的人文意蕴,这样才能使知识具有强大的力量。阅读新课程的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所选课文文质兼美,蕴涵丰富,无论是高山流水、朝霞彩虹的自然美还是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美,抑或是富有童趣、镇趣、志趣的意境美、意趣美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依凭。在教学设计中,紧紧立足于文本,在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教学环节中有机的有意识的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能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所以,找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最大程度上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前提。

启发二:设计时努力逼近文本与作者、编者、学生的距离,找准文本解读的切入点。

在教学设计师,教师首先要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和情感,以及写作的背景,要努力了解编者选文的目的是什么,要了解把文本编入这一册这一单元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可以从中找出有效的,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习的难点,学习的需要,精心预设教学活动,充分让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中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在这方面,我觉得至关重要的,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是设计问题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覆盖全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这一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如《猫》中“课文哪些内容写出了猫的性格有些古怪?哪些内容写出了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样的问题既立足于文本,又关照了学生。学生顺着这一问既能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又能引发自身的探索意识,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一堂课有这么一两问就足够了。这样一来,课堂上不再是烦琐提问的干扰,而是一种多元的、充满生气的交往对话。其次要有敏锐地洞察、果断地把握学生思维流向及流程的教学机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有时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形,当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讲完,学生就回答得天衣无缝,一步到位。针对这种情形,教师就不必再按教案中的步骤一一追问学生,而应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推进。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教学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就文本与活动的关系而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活动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教学设计时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偏离、忽略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不确定性,都不是决定性或封闭性的存在,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建构,读者在其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首先必须在时间上给予保证。要给学生充分的接触课文、诵读课文的时间,包括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堂上的自由诵读。其次,我们还应该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诸如有计划地提供一些必需的阅读背景资料(作者情况、写作缘由、写作意图等等);教给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圈点法、质疑法、猜测法、讨论法等等)。

因此,零距离接触文本,从中找准问题设计的切入点,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这是教学设计有效性的保证

其实,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两个特性,四个主体”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坚守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这一原则,从语言学习入手,立足于文本,充分接触文本,精心设计提问,又超越文本,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有效而又充满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