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朗读 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 对理解 诗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朗读训练是语感培养的必由之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也是朗读训练的底线。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朗读的训练。

一、初读,正确地读、整体感知

学生初接触课文时,让他们想怎样读就怎样读,或者要求轻声、默读。通过初读,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读课文。所谓“正确地读”,包括字音正确、断词正确,句尾句间停顿正确等基本要求。做到没有破词破句、添字丢字、重复、唱读或怪腔怪调的“两字一顿”,“三字一顿”和所谓的朗读腔等毛病即为目标。正确地读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在正确 读的基础上语感的大厦才可耸立起来,通过初读,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轮廓,理清课文层次。

二、细读,消化理解,读出意思

朗读是理解 课文的产要方式,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而非讲懂,要把朗读课文和理解紧密地结合起来,抓住关键词、句、段,反复朗读,边读边议,边读边思,达到口诵心随之的境界。朗读 是指导的关键不是进行重读、轻读、快读、慢读、停顿读的技术指导,而在于引导学生理解 句意,而后在读中努力把意思表达出来。这表达出来就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当由学生自己选择和使用。

在《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苏教版第十一册〉一文后一小结,的朗读指导中,有位老师提出了如下几种方法:①重读“跟读、只有、铲除、惟一、用、占据”等词;②轻读前一句“要想跟除旷野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③前一句读得轻、缓一点,后一句读得重、快一点。教育者肯定了学生的思考并组织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了练习。以“读出意思”为目的进行指导就能有效避免落入机械、呆板训练的窠臼,将朗读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教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指导朗读,做到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提高 了朗读 的质量,以通过朗读加深了对语文文字 的理解 ,达到理解的双向优化。

三、精读,读出情感

即评品语感,欣赏语言精华,要在理解 的基础上把握人舶’物的特点,以及文章内在感情线索的前提下,通过在感情地读,分角色读或表演式的读,读出课文内在的感情,读出兴味 来,以此泛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读出情感的要求的达成,我们应当提倡一各“悟”的思想,在学生能读出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诵读,让学生的身心与朗读内容 融为一体,在诵读中“悟”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中的情感因素的领会就是如此,绝不是单纯的用一个浅白的“愉快、喜欢、讨厌”能概括得了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