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雨后灿烂的阳光和美丽的彩虹。再来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前两行)

师:雨停了,谁来了?

(个别生读第三行)

师:如果你能做动作读一读就更棒了!

(“蘑菇撑开小伞”,学生们的小手在头上撑开,将蘑菇的可爱读得活灵活现)

师:你们太可爱了,宛如一朵朵鲜嫩的小蘑菇。

师:雨后的森林里木耳多吗?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

(“木耳爬满老树”,学生认真地“数”着)

师:好多的木耳呀!好象数也数不清。

师:雨后的森林里还有什么?

(个别生读第五行)

师:红果枕着绿叶在干什么?

生:我觉得红果枕着绿叶在睡觉。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读?

(学生轻声地读着,生怕吵醒了红果。)

师:红果睡得可真香呀,好象还做了个美梦呢!它梦里的葡萄是什么样的?谁来读一读?

生:“葡萄滴着水珠”。

师:这么晶莹透亮的葡萄真惹人喜爱。

[评:教师抓住课文特点指导朗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体会,从而走进文本,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的评价语言发挥了诊断、反馈、激励、改进的教育功能,真正体现了教学评价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特点。]

师:同学们精彩的朗读听得我都陶醉了,我觉得你们仿佛就像小诗人一样。小诗人们,请问雨后的树林里、草地上还会有些什么呢?

生:雨停了,蝴蝶展开翅膀。

生:雨停了,花儿绽放着笑脸。

生:雨停了,鸟儿在枝头唱起动听的歌。

… …

[评:学生有感而发,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受。]

师:上课前同学们说森林是绿色的,现在你们觉得森林是什么颜色的?

生:森林是彩色的。

师:美丽的雨后森林里有鲜嫩的蘑菇、肥厚的木耳、圆圆的红果还有亮晶晶的葡萄,所以说——“森林是彩色的图画,森林是祖国的宝库。”

[评:课文的最后一句“森林是彩色的图画,森林是祖国的宝库。”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将课文仿写与课文内容的教学巧妙的结合起来,变抽象为具体,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扫清了学生理解的障碍。]

师:谁愿意把课文美美地读给大家听?(个别生读,师生评价,全班齐读)

师:课文读了这么多遍了,你能背下来了吗?让我们一起试着来背一背吧。(学生尝试背诵)

师:树爷爷出了这么多的难题都没难倒大家,于是他又请出生字宝宝来帮忙。你们能写好它们吗?(学生的回答坚定而且充满信心)

(课件出示“水、耳、雨”学生观察交流:这三个字怎样写?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然后师生书空,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教师提示注意书写姿势。)

师:树爷爷送给我们这么多礼物,最后他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大家朗诵儿歌,赞美一下雨后的森林,表达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