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问,就是发问、质疑。疑问,通常指“未解之惑、未识之物、未辩之味、未通之理。”真正的问题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提出学习任务、激发求知欲望、深化语言理解、启发思维方向等多种功能。因此,课堂中如何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较高的教学艺术技能,这样我们所提出的 “问题”才能成为真正的问题。下面就结合《赶花》这课的阅读教学,来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案例背景】

在公开课或示范课后,学校往往会组织有关教师围绕课题,展开说课、评课活动,并且还通过点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借以发扬光大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然而,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教学内容】

浙江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十册第15课《赶花》第1课时

【教材分析】

《赶花》就要写了在槐花飘香的时节,“我”漫步槐树林,遇到养蜂人,并与之交谈,感觉到他们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赞美了那些为追求幸福与芬芳而不辞辛苦的人们。

【设计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特别是语文学科。语文教材具深厚的文化底蕴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老师应通过挖掘教材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是学生与作者、课文地感情产生共鸣,最后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在《语文标准》中特别强调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中,即要求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从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悟“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正确;理解“巴山蜀水”等词。_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