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儿期的心理和动作发展的参照指标

(1)感觉和知觉

孩子出生后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觉和冷觉)、嗅觉和味觉,新生儿的触觉已高度发展。当皮肤各部分受到刺激时,就能产生不同的反应。其中特别敏感的是嘴唇、乎脚掌、前额和眼睑等部分。

孩子出生时,眼睛还不能停留在物体上,一般情况下,三至五周开始视觉集中,二至四个月时视觉机能发展比较完善;视距可达四至七米,能分辨红、黄颜色的灯光,五至六月起孩子可以注视远距离的物体,如月亮、街上行人等。此后视觉发展为积极的观察。

一般认为,孩子到了二至三周才有明显的听觉,能主动对声音表示出各种不同的反应,到二至四个月时能用视线去寻找声源并建立视觉和听觉之间的联系。

新生儿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协同活动,在半岁左右开始产生知觉,能分辨和认识自己的亲人,然后能逐步认识各种事物。

(2)注意

孩子到了两个月左右已出现明显的注意。例如,对成人的脸或声音的注意。但是,稳定性差,仍属无意注意。到了半岁后无意注意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仍不够稳定和持久。

(3)记忆

新生儿到一周左右才出现简单的记忆。当新生儿被抱成吃奶的姿势时,他就出现了吃奶的反应。孩子到六个月左右有了明显的再认形式,能认出自己的妈妈和熟人。一岁左右开始能回忆几天前所经过的事情,但是,这个时期的记忆是无意记忆。

(4)言语

一般情况下,孩子两三个月内开始“呀呀学语”,半岁左右能发出一些音组,但还不能言语。七个月左右的孩子才能听懂一些常用词的意义并接受成人的指令。例如“再见”、“欢迎(拍手)”。但是,这仅仅是词的音调的信号,而不是词的内容的信号,一般不超过二十至三十个词。一岁左右开始能说简单的词。

(5)思维

一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思维的萌芽或思维的低级形式。但尚不能离开具体感知对象和动作。否则,思维就会中断。

(6)自我意识

孩子出生后较长时期不知道自己的独立存在,分不清自己和周围其它各种物体的界线。七至八个月以前的孩子,吸吮自己的手指就像吸吮其它玩具一样,并不理解手指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孩子到了一岁左右才逐渐理解自己的独立存在,能够理解自己的动作和力量,并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7)情绪与社交活动

半岁以前的孩子已经有了各种自发性的情绪表情,如哭、笑等。与他人的交往活动虽然已明显增加,但主要是为了生理上(如吃、喝)的需要。孩子到了半岁之后,已经有了明显的社会性交往的需要,有时会主动地要求成人与他玩或模仿学习等。一岁以后希望和别的孩子交往。这时已表现了孩子的群集感。孩子的各种情绪状态(如高兴、不满等),也有了明显的表现:

(8)动作

孩子动作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是与其生理的发育成熟密切相关的。

①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孩子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分散的,以后才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例如,把手绢放在两个月孩子的脸上就会引起全身性的乱动;五个月的孩子开始能用双手向气球方向乱推;八个月的孩子就能毫不费劲地把小玩具拉下来。

②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孩子首先出现的动作是抬头,然后才按俯、撑、翻身、坐、爬、站立、行走等顺序发展。

③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躯体动作、双臂动作、腿部动作等,以后才出现灵巧的手部的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等。

孩子手的动作在半岁后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抓握的动作,学会和形成手与眼协调活动的动作,为发展知觉和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

一岁半到两岁心理和动作发展的参照指标

(1)语言的发展

①语音的发展。

发唇音、舌面音较好,如“爸爸”、“妈妈”。发舌根音较差,如“哥哥”说成“得得”。少数孩子发不准舌尖音,如“小白兔”说成“小白杜”,“狼”说成“囊”,发舌尖前音困难些,如:“桔子”,常说成“桔桔”或“桔渣”。发舌尖后音最困难,如“吃”说成“慈”。

②词汇的发展。

a.名词方面:初步会说的词汇有: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花、树、鞋、帽、鼻子、眼睛、星星、月亮、奶、水、饮、肉、叔叔、阿姨等一百三十五个。

b.动词方面:初步学会说的词有:吐、吃、喝、咬、听、唱、洗、打、坐、玩、看、拿、穿等十二个左右。

c.形容词方面:初步会说的词有好、亮、热、香、汤、臭、高、胖、辣、干净等十二个左右。

动作的发展

①大肌肉动作。

a.走:走路自如,扶栏杆能上下楼梯,上下床(离地面44厘米高以下),会蹲着学鸭子走路。

b.跑:能连续跑5—6米。

c.跳跃:能双脚连续跳,最多不过10次。

d,平衡:能在宽25~35厘米的两条平行线中间走,不踩线。在成人帮助下,走过宽18-20厘米、长2米的平衡木。

e.攀登:两岁时能独立上下高77厘米的攀登架,但动作不够协调。

②小肌肉动作。

a.握笔:在成人指导下,初步学会握笔,在纸上随意画。

b.折纸:会折两折或三折,但不成形状,两岁时会折方块,但边角不齐。

c.检豆:不分颜色,最初是乱抓,以后每次一个,每分钟能捡13—15个。

d.摆积木:能垒5块积木。

①一般感知觉。

接触热东西时会说“热”,手立即缩回来,见到饭冒气就喊“烫”。闻到特殊气味,会说“香”或“臭”。吃青萝卜时说“辣”。觉得不舒服时会告诉成人,但表达不出具体要求。听到音乐有快乐的表情,能跟成人做简单的动作。

②观察。

能发现周围的新事物,对突然出现或消失的事物反映很快

③注意。

能集中注意5—8分钟,近两岁时能做几分钟作业,但需成人帮助。在成人引导下能注意看画2-4分钟。

④记忆。

反复看几种简单的动物图片,一至二周后再看时能说出名称。看图说话时,能当时记住图内主要人物。能记住自己的名字、衣物。学会儿歌3~5首,每首4句,每句3—5个字。

⑤计算。

知道“1”和“1个”,认识圆的、大的、小的物品。

⑥情感。

从托儿所到幼儿园的孩子与老师较亲近,不哭。没上过托儿所的孩子来到幼儿园由于生疏,哭得较多,喜欢看颜色鲜艳的图片,多数孩子能从成人面部的表情来判断自己做得“对”还是“不对”。大多数孩子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因玩具被抢走就哭起来,稍给安慰就破涕为笑。

⑦意志。

有的孩子用汤匙有困难,但能坚持把饭吃完。上幼儿园时能克制自己留恋父母的感情说“再见”。到两岁时,由于玩玩具而不愿回家,经老师提醒才回去。

⑧是非观念。

看到解放军的图片能说:“解放军叔叔好。”看到图片上的坏蛋,就边说“坏蛋”,边做打的姿势,有了初步的好人与坏人的概念。

(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①与成人的关系,在成人提示下会问“早”,或说“再见”。能尊重成年人。

②与小朋友的关系。

在成人启发下能相互交换玩具玩。看到小朋友摔倒知道去扶,并摆手表示“不哭”。户外散步会手拉手一起走。

(3)生活习惯

①饮食。

吃饭时在成人帮助下知道用右手拿汤匙,左手拿碗,但不能坚持吃完,吃得不干净。饭后在成人帮助下用毛巾擦嘴。

②睡眠。

在成人的提醒下,懂得上床后不说话,闭眼安静入睡。

③盥洗。

知道饭前要洗手,洗手时懂得伸出小手。

愿意洗脸、洗头、洗澡、剪指甲,会用纸巾或手绢擦鼻涕。

④大小便。

需要成人提醒坐盆,要大小便时,有的孩子会说“尿尿”并有表情反应。

⑤穿脱衣服。

成人帮助穿脱衣服、鞋、袜时,会配合伸胳膊、伸腿、伸脚。

两岁至两岁半心理和动作发展的参照指标

(1)语吉的发展

①语言的发展。

发唇音基本正确。近半数孩子仍发不好舌尖音和舌尖前音。个别孩子把“早”说成“倒”。多数孩子发不好舌尖后音。

②词汇的发展。

a.名词方面初步学会说的词汇有:舅舅、婶娘、名字、小朋友、客人、房子、窗台,木头、煤、头发、指甲等四百三十个左右。

b.动词方面,初步会说的词汇有:传、停、偷、刷、流、滑、洒、喝、追、进、过、行、扎、抢、拉、找、扶、柏、拾等一百三十五个左右。

c.形容词方面,初步会说的词汇有:快、慢、多、少、大、小、好、坏等三十八个左右。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