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听到很多的呼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要以教师的教来代替学生的学。那么,学习真的是学生自己的事吗?作为一个老师,是否真的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呢?怎么放手?能完全地放手吗?

这学期当我上到《太阳》这篇课文时,发现这是一篇说明文啊。说明文,要明白的知识都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呢,即使我不教,学生也能明白文章到底讲了些什么。我到底应该怎么去教学呢?这里先说两个上这篇课文的例子。

例一:备课当中,我发现有一个目标是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来造句子。平时对于造句,我真的觉得没什么好上的,枯燥无味,学生没意思,我也觉得没意思。不过,在备课中我发现,这三组关联词的造句可以统领全文的主要意思。于是,我将这三组关联词语的教学安排在了检查预习这一环节。将造句的训练与对于学生预习的检查融于一体。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依次抛出这三个词语让学生来用课文中的内容来说话,来说说各自对于太阳的了解程度。想不到学生的回答却是精彩纷呈。“因为太阳离地球距离远,所以,箭是不可能射到的。”“因为太阳离地球远,所以我们看上去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因为太阳温度高,所以钢铁碰到他会立刻变成气体。”“因为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虽然太阳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虽然煤炭埋藏在地底下,看起来似乎与太阳无关,但是离开了太阳,它也是不能产生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生物。”“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不会有一所四季的变化,也不会有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些词语来造句。课文里面能够用得上这些关联词语的学生都用上了。而且很多句子都是经过他们的再加工。可以这样说,学生造完了这些句子,也说完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例二:第一堂课,主要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距离远、温度高、体积大。对于这三个特点的学习,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学习,学生会学得枯燥无味。试想,明明白白摆着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没有任何的挑战性,学习起来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什么大的作用。周一贯曾说:学习课文,不要问情节性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的思考价值。于是,在教学当中,我摒弃了直接的问,而是安排了二个问题也即二个步骤:1、读一读,想想你读出了什么?2、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引导学生将朗读与理解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圈点点。虽然没有老师的问题提示,但是,学生却学得兴趣盎然。他们脱离了机械的回答,这两个问题没有任何的提示,需要他们自己去发现。不但发现文本的结果,更要说明发现的一个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理了学习过程当中的方法。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这样的教学一直到第三个特点,学生学得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在教学第三个特点时,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文中的说法,掀起了一个学习的高潮。当我用同样的方法教完“温度高”这一特点时,我让学生齐读这一段。读完后,正想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时,班里的沈蔓丽举手了:“蒋老师,我觉得这段话里面加上几个词语更能够突出太阳温度的高来。”哦?想不到她会这样说,我倒要看看她怎么加,于是,我说:“好的,你加。”得到我的鼓励之后,她说了下去:“太阳的温度(非常)高,(光)表面温度(就)有6000℃,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马上)变成气体。”(加括号的是她加上去的词语。)她这样一说,全班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我也不禁为她的创意所惊叹。于是我说:“说得真好,你真会动脑。不过,文章里面没加,也可以通过读把‘温度高’这个特点读出来,而且读得相当精彩,大家不妨试试。”听我这样一说,全班同学兴致高昂,立刻读了起来。个别读完之后,我让他们齐读,情感读得相当地好。刚读完,俞晶似乎又若有所悟,举起了手:“蒋老师,我觉得再加个词语更加好。”“加什么呢?”“太阳的温度(非常)高,(光)表面温度(就)有6000℃,就是(那无坚不摧的)钢铁碰到它,也会(马上)变成气体。”再一次的鼓掌。是啊,我也不禁被学生学习的主动所深深地感染。真的希望这堂课不要这么快地结束啊。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