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一册《百分数的意义》,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分数的意义》、

《比的意义》。

备  注:我班在没学《比的意义》时,曾有老师借我班上了《百分数的意义》这课,时隔两个多月,按照教学进度,又该学《百分数的意义》了,因上次我也借班上的这节课,面对学生都用相差关系来比较,而我却被这一现象愣住了,一时慌了手脚。这隐隐的痛一直刺激着我,更激起我进一步研究学生的欲望!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我改变了原来提供“糖的重量、水的重量”,简单地让学生求两个量的比,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只是一个教师指令下的操作工,思维含量较低。于是,我提供给学生两杯大小不同、盛水不同的玻璃杯(真实情景),假如在水中加糖,怎样才能使两杯糖水的甜度相同?假如一杯盛开水50克,另一杯盛开水150克,在小杯中加入糖10克,要使两杯糖水的甜度相同,大杯中要加糖多少克?你认为“两杯糖水的甜度相同,也就是什么相同?”,尽量让学生透过“变”来思考“不变”的事物的本质。同时也学会用“比”的眼光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与“比”(两个数相除的关系)的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试验1]我班学生试验数据统计:(提供探索材料,让学生比一比哪户的稻谷好?)

户名

稻谷重量(千克)

出米的重量(千克)

A户

160

128

B户

120

90

C户

150

114

我班28人,结果有13人还是用相差关系来判断(这些人平时的思维水平不是太高),有1人用“比”来判断,其余的用“分数”、“百分数”来判断(有同学想起来两个月前学过的百分数)。

这次我是不慌不忙,有备而来。故意先让用相差关系来判断的学生说自己的想法,(“糠多米就少,糠少米就多”,听起来似乎很合情理),站起来发言的同学还很是理直气壮,而且赞同她的想法的人又这么多,于是很高兴地坐了下去。但马上反驳的意见和证据随之而来,一位同学说:“稻多糠自然多……”,又有同学补充:“假如稻的重量相等,那么……”此时,用相差关系判断的同学才恍然大悟。

[试验2]新六(2)学生试验数据统计:29人中8人学奥数已解决过百分数的应用题。

年级

抽查人数

达标人数

350

343

200

194

250

240

课堂上老师提供这张探索材料后,先问了一句:“你认为哪个年级达标情况好?”一位学生马上用相差关系来解释、判断。师:“这是他的想法,你们同意吗?”大概有6个同学举手表示反对。生:“人数不一样,如果抽查的人数相同,可能……”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独立完成”。

课后我们把学生的独立尝试的这张表格收上来统计发现:

(1)居然还有11人用相差关系研究。(看来,刚才的反驳对这些人还是无效。)

(2)扩大变成相同的抽查人数10人。(看来,刚才的反驳对这些人的思维产生了作用,他们把抽查人数统一成700人、1400人、7000人、还有3人统一成100人。)

(3)先算不达标的占抽查人数的几分之几,但没有通分的有2人。(看来,达标的数据太大,学生的思维更灵活了。)

(4)算抽查人数间的倍数关系,与达标人数间的倍数关系的有1人。

(5)先求达标人数占抽查人数的几分之几,再通分成百分之几有1人。(学奥数的)

(6)直接求达标人数占抽查人数的百分之几的有4人。(学奥数的)

[老师的话]现在想起来,大部分学生用“相差关系”来研究是很正常的,不用“相差关系”来研究才怪呢?!这里要特别小心数据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千万不能强化他的错误想法。要先让学生来反驳这种研究方法,(让错误的学生有时间进行正确、有效研究),如果需要,教师也可举例反驳:“照你的想法,200人里6人不达标,与300人里6人不达标,达标情况是一样的啦?”,在进行信息的交流与评价时,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和思维引向“用什么方法研究能一眼看出达标的好坏?”同时学会与学生一起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沟通“比”、“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再把生活语言提升到数学语言——“哪户的稻谷好?”即“哪户稻谷的出米率高?”“哪个年级的达标情况好?”即“哪个年级的达标率高?”这样加深理解“百分数”为什么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既让学生经历百分数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体验百分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