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春意盎然,课堂内其乐融融。在轻松、愉快、激烈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已学完了全部生字,连课文朗读都绘声绘色。抬头望了望墙上的钟,时间已不多了,还剩下两个环节,我得赶快抓紧了。“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演演‘小山羊’和‘小熊’。请大家读读课文,再和你的同桌一起边讨论边表演。”我微笑地看着孩子们。这个活动只不过是课外练习,并不是教学重点,我打算让它“过过场”,以便把时间挤出来进行下一个环节。于是,我立即请一组同桌上台表演。

小山羊:“熊哥哥,外面风大雪大,请让我在您这儿住一夜吧!”(大声地说)

小熊:“不行!不行!”(也大声回答)

待他俩表演一结束,我连忙说:“表演得不错!谁再来试试?”望着一只只高举的小手,我暗自欣喜,一切都在按照着我预先的设计顺利地进行着。忽然有个声音冒了出来:“蔡老师,‘小山羊’表演得不对!”我一愣,立即把目光转向那个“插嘴者”——他一脸的认真。我不忍心训斥他,只好耐心地问:“‘小山羊’哪里错了?”“‘小山羊’个子小,叫起来咩咩咩,声音应该是又轻又细的,不应该很响的。”对呀,我怎么只顾教学节奏,而不去琢磨每一个细节呢?这可是个契机啊!于是,我连忙引导学生再仔细读读课文,互相讨论“小山羊”和“小熊”这两个角色到底该怎样演。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了。孩子们情绪高涨,两人一组,四人一群朗读着、讨论着、交流着。

“外面北风呼呼,雪花纷纷扬扬。天气这么冷,小山羊应该缩着头,冷得全身发抖。

“小山羊讲话很有礼貌,因为他用了‘请’‘您’”。

“小熊不懂礼貌,声音应该是粗粗的。”

“小熊很不耐烦,他还会一边摆手一边把门‘砰’地关上。”

在大家的共同分析与讨论下,重新演时,冻得嗦嗦发抖、可怜的小山羊与没有同情心的小熊形象栩栩如生了。“滴铃铃”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意犹末尽,个个都显得兴奋异常。虽然,整堂课的教学并没有照我预期设计的那样如期完成。但那一张张小脸、那一双双眼睛中所流露出的喜悦与兴奋,让我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让我看到了教学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