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卖报歌》的诞生

教材分析

《卖报歌》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但是由于创作的年代久远,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现实等情况肯定比较陌生,但是却充满了好奇。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领学生去探索这首优美悦耳的老歌背后那个感动人心的故事,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自主积累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2、交流“一·二八”日寇轰炸上海的资料,了解人们当时的苦难生活。

3、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卖报歌》是怎样诞生的。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抓住“《卖报歌》是怎样诞生的?”这个主要问题,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充分交流中了解《卖报歌》诞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难点

了解聂耳对饱经忧患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突破方法

1、师生共同交流一·二八日寇轰炸上海的图片和资料,了解当时人们的苦难生活,唤起学生的同情心。

2、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在读中了解人们的苦难生活,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语言文字训练点

霞、瘦、配

引领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师带领学生书空。

熙熙攘攘

联系学生生活中过年过节逛商场、逛超市的情景或者学生赶集、上庙会的情景感悟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的场面。

凛冽、刺骨

可以播放呼呼的狂风声,让学生感受寒冷。

诞生

结合课文题目,理解诞生本意是出生,本课指的是《卖报歌》的创作过程。

刺骨的寒风在上海的街头盘旋,吹在脸上,像针扎似的。

引导学生体会这里把寒风比作针扎似的,是为了突出天气的极端寒冷。为后面小毛头在街头卖报纸做铺垫,体现日寇对中国老百姓的伤害。

霞飞路、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车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引导学生把这句话和天气的寒冷相对比,在这么寒冷的天气中,路口还是“熙熙攘攘”,体会人们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来挣钱,否则就得冻死、饿死。

小姑娘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椭圆形的小脸蛋儿被寒风吹得通红,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

细致的外貌描写,突出了小女孩的凄惨。尤其“打着补丁的旧衣裳”与“又黑又亮的大眼睛”的强烈对比,刻画出了一个既可爱又可怜的小女孩。为了反衬出聂耳对小女孩儿的同情和爱护,为下面更有动力谱写《卖报歌》做了铺垫。

朗 读

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上飘着雪花,刺骨的寒风在上海的街头盘旋,吹在脸上,像针扎似的。霞飞路、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车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男女生分读这两句话。第一句话语速可读缓慢一些,语音深沉,“刺骨”“扎”可读重些,读出天气的严寒。第二句话语速可稍快,“熙熙攘攘”“喇叭声”“吆喝声”可读重些,读出路口的热闹。适时播放风声、喇叭声、吆喝声。

6---10自然段。

在读对话时,可师生分角色朗读,同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要处理好人物身份,读时要读出身份特点,聂耳的话要亲切、柔和,小女孩的话要可爱中含可怜。把第10自然段做为朗读训练的重点,抓住关键词语“只好”“又”“没有”“不得不”,体会在当时小毛头一家的无可奈何,最后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小毛头,去读这段话。朗读时要把这种感情充分表达出来。。

写作方法

1、题文照应,突出中心

本课文题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来确定的,而题目又高度地概括了课文内容,达到了题文照应的效果。同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阅读的兴趣。

2、环境渲染,烘托人物形象

天气的极端寒冷,为小女孩的可怜做了铺垫。在写作文时,可以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烘托所要描写的人物。

3、比喻句的应用

比喻句的应用可以使内容更具体、形象。

读写训练点

生谈感受

[课尾再次播放歌曲《卖报歌》]

此时你再听到这首歌时,内心的感受还一样吗?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并起一个恰当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