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课程的课程结构(3)

一期课改所创建的"三个板块"为特征的课程结构是一种两维平面结构,从全面实施素质具有的要求着眼,二期课改所推出的新课程,更加突出了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性,提出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三个板块所构成的课程结构,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可选择性等当今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期课改在课程结构上的有四个突破,主要包括:建立了以功能立意和多维度交互的课程结构;增强了课程方案的弹性、扩展了课程的选择性、加强了学校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强化了课程的实践功能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建立了以功能立意、多维交互的课程结构

基础型课程是为学生素质的发展奠定共同性基础的课程。课程的内容着重通性、通则、通法,体现可再生长的基础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能力要求,属于最基础的学习基准,在具体选材上要以共同性要求为基础,形成一定的层次与梯度。课程的功能看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础学力,也注意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基础培养。基础性课程要求学生共同修习。课程设置上,既有分科设置,也有一定数量的综合设置,具体科目要按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动理及认知发展规律而定。基础型课程由工具类学科群、社会科学类科群、自然科学类学科群、体艺与技能类学科群等组成。

拓展型课程是在基础型课程共性要求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而分领域设置的一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是对基础型课程必要的拓展和提高。拓展型课程分"学科知识"和"综合实践"两个领域。学科知识领域以分科、跨科或综合的方式设置不同的科目;综合实践领域包括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类不同项目。实施形式除部分分科发展的科目为限定选修外,其他主要为自主选修。

探究型课程是在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构建。上海二期课改着眼于对学生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培养,以功能维度为主体、兼顾其他角度来构建新的多维的课程结构,充分注意体现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以及"普、职渗透"等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在综合性实践和探究过程中的创造性学力,以及实现知识迁移和相应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它一般以课题(问题)为载体,学习并应用基本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合作研究的过程体验为特征的新型课程。其实施形态主要为有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