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8页

教学目标 1、 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的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

2、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3、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 判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例题情景图,问:

1、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2、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解答?(屏示问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活动开始引入,增加课的兴趣。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三、探索加法结合律。

四、巩固练习。

五、总结

六、板书设计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学生列式:28+17=45(人)或17+28=45(人)。

同样的一幅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其中“28+17"是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

“17+28”呢?(女生人数加上男生人数)

两道算式都表示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所以都等于?(45人)

两道算式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

(屏示等式:28+17=17+28)

2.观察等式,发现个案特点:

仔细看,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

——都是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同,得数都等于45。(板书:加法)

不同呢?——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位置怎样了?(屏示动态交换过程)(板书:交换)

3.举例验证,并简要表示规律。

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汇报时,教师在屏幕上输出学生举出的等式:)

追问:类似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屏示省略号。)

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吗?交流一下。

师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刚才,我们用语言把加法中的这个规律表达了出来,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一些更为简洁的方式来表达,比如用汉字、图形、字母等写成等式,也能表示这样的规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吗?(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交流。)

4.用字母表示交换律:

刚才大家想出的等式都很好,不仅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而且比语言叙述更简洁。其实这个规律,是加法的一个很重要的运算律。(板书:运算律)能给它取个名字吗?——加法交换律。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