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为算法多样化而追求多样化

广饶镇莲花小学 陈美荣 崔玉新

我正在组织学生复习三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部分,我想利用教材87页的第4、5、6题复习巩固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是第4题,题目是这样的:         24m

王爷爷*西墙围了一个羊圈,算出

这个羊圈的占地面积。如果砌上围墙,     15m

围墙的长应该是多少?      

第一问解决的很顺利,在组织交流第二问时,出现了如下情景:

生1:24×2=48(米) 48﹢15=63(米)

生2:24+15=39(米) 39﹢24=63(米)

生3:24+15=39(米) 39×2-15=63(米)

生4:1×15=15(米) 2×24=48(米)15+48=63(米)

进行到这里,4个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正确解决了问题,我正打算进入下一题,可我注意还有一个同学在那里举着手,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不忍心扫他的兴,他又说了一种方法:生5:24+24=48(米)48+15=63(米)也许是受他的启发,又一双小手举了起来,我只好顺水推舟,让他说算法,我板书结果:生6:24+24+15=63(米)可后来又陆续有人举手,我没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形,当时只想权且一题多解,拓展思维,于是又板书了以下算法:

生7:24×2+15=63(米) 生8:(24+15)×2-15=63(米)

生9:24-15=9(米) 2×9=18(米) 15×3=45(米)45+18=63(米)

最后一个同学的解法可谓“新颖”,听的同学一片茫然,我想解释吧,实在太麻烦,不解释吧,他已经说出来了,正犹豫时,下课铃响了,后面两道题还没处理呢。

[反思]

我对上述教学环节,反复琢磨,觉得当初自己的初衷是好的,为了尽可能体现机会的均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路,发挥创造性。但是,我没有把握好学生,任由他们牵着我的鼻子走,说的方法大同小异,好多都是解决问题的思路相同,只是相加顺序不同,或者有的用分步,有的用综合,有的甚至人为添上一步,体现与众不同,最后还出现一块啃也不是扔也不是的“鸡肋”。因此,本人反思自己的几点看法与同行讨论。

1.《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起组织、调控作用,当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偏离轨道,有可能“误入歧途”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把正方向,以便学生更好地开展后继学习,如上述课例当有了几种方法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反思、比较这各种方法,正确地认识每一种算法的价值和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教师不一定需要让学生掌握每一种算法,但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多种算法中,有的是基本算法,可在类似情境中扩展应用,有的是特殊算法,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经常这样点拨,学生才能学会具体分析,灵活选择最优或较优的算法,从而形成方法,而决不能一味的顺从学生,放任自流。

2.实验教材的很大一个特点是给了学生一个更为开放的思考空间,在执教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到灵活发展,方法多样,但表现在学生身上的差异却更大了。一些学生面对一个开放的问题,会有几种甚至十几种不同的解法,如上面一题学生竟然创造了9种解法,对于这么多的解法,有的学生缺乏独立判断能力,无所适从,结果哪种方法也没掌握,还有一部分学生只认可自己的方法,压根就没听、没看别人的,这些都是导致学生间差异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因此,我提倡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应人人有所得,说方法的更会表达,其他的人要善于倾听,敢于质疑,在人人想说会听的氛围中,进行有效的交流,并善于比较鉴别选择最优法,人人都有所得。

总之,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倡导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教师在组织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为自己定好位,驾驭好课堂,保证学生不偏离当堂学习任务,人人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