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活动》的重点是单位的改写,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对于测量物体的长和宽,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

上课时,上学期期末对孩子们的身高进行了测量,本节课,我从孩子们的身高入手,向大家介绍身高,“我是1米45”“我1米36厘米”,让孩子们感受有什么感觉?让孩子们感受这样麻烦,趁机向学生展示介绍中国人口的12.95亿人,进行直观的比较,让学生使用小数的便利。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是单位的改写,先让学生观察米尺,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那么这个1分米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怎么表示?十分之一米用小数怎么表示?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就用10做分母,写成小数是一位小数,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怎样把1分米用“米”作单位,接着我让学生想一想6分米等于多少米,对子互相出一道类似的题让对方回答。学生把几分米用“米”作单位掌握之后,很自然的探索出怎样把几厘米用“米”作单位。他们都能说出换算的过程:因为1米=100厘米,我就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厘米就是其中的1份,所以分数可心用1/100米,小数就是0.01米。这表明了大部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都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换算。

在这节课上,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学生换算完单位没有改变,例如17厘米=0.17厘米,这也是我上课没有强调单位变化,导致有个别学生在这出现错误,对于分数和小数的转换,我使用的是十分之1中的分母是10,那么代表他的小数的最右一位是十分位,以此类推,反之,0.1的最又一位是十分位,表示平均分成10分,那么分母就是10。学生的作答正确率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