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分析

非洲,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颜色单一,以为除了沙漠的黄色之外别无他色,其实不然。《彩色的非洲》一文的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表达了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一、画面感强烈

作者在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这样几幅彩色的画:“骄阳蓝天”、“彩色植物”、“动物世界”、“日常生活”、“艺术风采”。“骄阳蓝天”绚丽夺目:“作为彩色之源的赤道骄阳,是那么强烈、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蓝得发光,好似透明的蓝宝石。”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充沛的阳光和雨水,使得除了沙漠之外的非洲大地,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到了开花季节,一条条街道,都成了彩色的长河,人在街上走,就像置身于花海深处。”这花的海洋颜色丰富,色彩艳丽,生机盎然。“动物世界”也毫不逊色:“其颜色不仅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在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令你目不暇接,不住地发出赞叹。”虽然是凝固的色彩,但同样让人看不过来。何况非洲真实的动物在数量和种类上远远不止这些,可见,动物世界的彩色更加丰富,随时随地都可以组成生动的变换的画面。在“日常生活”、“艺术风采”两个方面也是如此:彩色食物构成的画面美得都不忍心吃掉,宾馆庭院的花草则把人带入大自然的怀抱,独具特色的艺术品是彩色的,欢乐舞动的人群是流动的、彩色的旋律,更是充满活力的流动的画。作者把这一幅幅彩色的画描绘出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彩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非洲。

二、语言生动,联想丰富

语言生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到了旱季,蓝天之上没有一丝云彩,浩瀚的天穹显得并不十分高远,蔚蓝的天和湛蓝的海,在地平线上交汇,你会觉得非洲的蓝天似乎离我们更近些。”既形象地描绘了湛蓝的天与海,又写出蓝天离人更近的感觉。“在富裕人家的餐桌上,牛排上有殷红的血,水果沙拉五光十色,各种饮料像是流动的颜色;在不太宽裕的家庭,木薯是粉红的,香蕉是金黄的,西瓜是红沙瓤的,取之不尽的芒果则黄中透红。”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诱人的食物,别说吃,单单读到这样的文字就已让人垂涎欲滴了,语言的魅力在这细腻的描绘中得已呈现,让人回味无穷。

联想丰富是本文的又一特色。“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运用比喻手法,联想自然贴切,让文章更具形象性更有感染力。“这还是凝固的色彩呢,你若到盛产蝴蝶的刚果奥旺多省,置身于五彩缤纷的蝴蝶世界,细细聆听这彩色小天使飞翔的轻微音韵,简直如同步入仙境。”把眼前的蝴蝶标本和盛产蝴蝶的刚果奥旺多省的蝴蝶拿来比较,在赞美蝴蝶标本的同时,通过联想把读者带到如同仙境的蝴蝶世界,为读者打开想象之门,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三、结构紧凑,过渡自然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谋篇布局。先概述“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再分别从:“骄阳蓝天”、“彩色植物”、“动物世界”、“日常生活”、“艺术风采”这几个方面具体分述彩色的非洲;最后又概括总结:“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文章开头和结尾总写的内容既首尾呼应,照应课题,又让全文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同时还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别样风情的赞美之情。真可谓一举多得。课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过渡也十分自然。如,第五自然段的过渡句“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和第六自然段的过渡句“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和第七自然段的过渡句“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等”,都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前后衔接、顺畅自然。

资料链接

非洲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面积约302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南北约长8,000公里,东西约长7,403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洲。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东部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当然,除了沙漠,非洲也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非洲名称的由来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英文:Africa,法文:Afrique,葡文:Africana,对于Africa一词的由来,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

一种传说是,古时也有位名叫Africus的酋长,于公元前2000年侵入北非,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名叫Afrikyah的城市,后来人们便把这大片地方叫做阿非利加。

另一种传说是“阿非利加”是居住在北非的柏柏尔人崇信的一位女神的名字。这位女神是位守护神,据说早在公元前1世纪,柏柏尔人曾在一座庙里发现了这位女神的塑像,她是个身披象皮的年轻女子。此后,人们便以女神的名字“阿非利加”作为非洲大陆的名称。

还有一种说法是africa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aprica,意思是“阳光灼热”的地方,与地中海北岸希腊、罗马相比,北非地区的阳光的确要灼热得多。

此外,afri在是北非和迦太基人常见的名字,通常认为这和腓尼基语afar,“尘土”有关。但是1981年又有新的说法是该词汇是源于柏柏尔人的词汇 ifri,即“洞穴”,指代这一地区的穴居人。

不过在古罗马人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人以后,不断扩张,建立了阿非利加行省,这个名字的涵义才不断的扩大。最初这个名称只限于非洲大陆的北部地区。到了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在非洲的疆域扩大到从直布罗陀海峡到埃及的整个东北部的广大地区,人们把居住在这里的罗马人或是本地人统统叫阿非利干(African),意即阿非利加人。这片地方也被叫做“阿非利加”,以后又泛指非洲大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通过揣摩文章的表达特点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2.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与本文与非洲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论非洲,揭示课题:

1.引入课题。

2.交流课外了解到的非洲。学生综合自己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获得的信息,谈对非洲的印象。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非洲的课文《彩色的非洲》。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检测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出示文中生词,找同学来读一读。

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非洲的“彩色”?

3.交流读书收获:

(1)你觉得非洲是怎样的?交流阅读感悟和收获。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非洲的“彩色”

a.非洲的骄阳蓝天是彩色的,

b.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c.非洲的动物世界是彩色的,

e.非洲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

f.非洲的艺术是彩色的。

三、抓住重点,自读自悟

1.引入:是啊,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2.自读课文,勾出课文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学生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非洲的骄阳蓝天、彩色植物、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都是多彩的。

(1)关于“骄阳蓝天”这一节,略处理,以读代讲。

(2)“彩色植物”一节,详处理,教给方法,为后文自学铺路。

a.自读第四节,哪些词语写出了花之多花之美?在书上画一画。

b.研读句子:“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

①体会“高擎”和“绽开”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体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表达的情景。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该句。

c.研读句子:“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

①体会“妙不可言”。

②想象“含情脉脉的少女”可能会说些什么。

③你想到了什么。

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

d.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e.总结学法: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意,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3)利用刚才学习第四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6、7三小节。

a.学生自学。

b.全班交流。

c.练习感情朗读。

d.小结。

四、领悟表达方法

这篇文章表达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呢?

1.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课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过渡也十分自然。

2.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生动。作者联想丰富,读文章时就像在欣赏一幅幅五彩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收集有关非洲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并且运用课文语言给图片配上解说词,举办“我眼中的非洲风情”交流会。

练习设计:

一、明察秋毫(给黑体字选读音)。

mò mài jiān jiàn

含情脉脉( ) 一脉相承( ) 脉络清晰( ) 脉搏跳得( )

黑白相间( ) 彼此之间( ) 挑拨离间( ) 间不容发( )

二、词语荟萃(先填空,再按要求做)。

色彩( )斓  目不( )接 五( )十( ) 繁花似( )

五彩( )( ) ( )不可言 ( )树( )花 取之不( )

大饱( )( ) 多( )多彩 五( )六( ) ( )山绿水

1.上述词语中形容色彩丰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积累的形容色彩丰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朋友手拉手(用线连一连)。

蔚蓝的  天空    讲究  远方

火红的  血块    领悟  色彩

殷红的  太阳    变幻  道理

碧绿的  大海    聆听  音韵

湛蓝的  草原    凝视  教诲

四、根据意思写出一组近义词。

1.美妙得无法用语言形容。( )( )

2.用眼神来传达或内心怀着情意。( )( )

3.形容事物非常多,眼睛来不及一一观看。( )( )

五、句子加工厂。

1.改为比喻句。

(1)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得天空很蓝很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女老少都喜欢穿花衣服,颜色非常鲜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上关联词语。

(1)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 非洲的花特别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洲人的住房,大都是不太宽大的白铁顶房屋。 许多房子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瘦身美。

成千上万的游客置身于五彩缤纷的蝴蝶世界,细细聆听彩色小天使飞翔的轻微韵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文传真。

非洲真是一个__________的世界啊!_______、_______、绿树、红土、______,以及皮肤______的非洲人,构成了七彩的非洲!非洲不仅_________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____________。非洲的________也是彩色的。啊,非洲,好一个____________的世界!

拓展阅读

神秘的埃及

董维亚(十二岁)

今年4月,我们全家去了一趟文明古老的埃及。早就听说埃及是个历史悠久而神秘的国家,尤其是首都开罗,那里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尼罗河等等,令世界上许多人向往。4月29日,我们从挪威乘飞机经过阿姆斯特丹到达开罗。住在一个五星级宾馆里,这是一片三四层小楼围起来的建筑,院内很宽敞,有各种热带植物和一个大游泳池。道路两边鲜花盛开。到了夜晚,更是灯火辉煌,色彩缤纷。

晚上,我们乘船在尼罗河上绕了一大圈。我们看见两岸明亮的灯光,高大的楼房。船上有人在表演阿拉伯舞,很有特色。最后还邀请我姐姐一起跳舞。大约21时左右,我们在船上吃了一顿丰富的埃及晚餐。

第二天早晨,我们首先去参观的是金字塔。最大的一座金字塔是法老“Cheope”的墓,中等的是他儿子“Chephren”的墓,“Mycerinus”是最善良的法老,所以只给自己建了一个最小的墓。这三座金字塔都是在公元前2600至2400年建的,直到现在人们也不明白这么高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的,因为那些石块都有好几吨重,大的有14吨!而当时连梯子都没有,吊车就更不用说了,怎么就能把那么沉的石块运上去呢?真是个谜啊!

接着我们去看了狮身人面像,还拍了许多照片。导游介绍说“人面”代表着智慧和聪明,“狮身”表示力量和权威。头上有一条蛇落在脑门中间是一种保护。我第一次站在那么近的地方观看,看得那么清楚。它的鼻子和胡子都不见了,但好像胡子现存在大英博物馆。

“Mohammed Ali”是一个最有名的清真寺,外形很有阿拉伯风格。穆斯林人在这里朝拜,一天五次,其他时间可供游人参观,但进去时必须脱鞋,还要检查包。

在埃及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珍贵的文物。有纯金的、石刻的各个法老像。还有古代法老坐的金椅子、金棺、金首饰,到处都金光闪闪的,还有玉石雕刻的陪葬品,精致极了。墙上挂着埃及特有的植物做的薄纸片画,上面画着怪兽人物和法老等图案。

随后几天,我们逛了开罗的商业街和市场,品尝了当地的特色餐馆,买了许多纪念品,我特意选购了一个“阿拉伯头巾帽”,白色配有一个黑黄绳圈,我还戴着它照了相呢,很滑稽!在我们所到之处,都能碰到来旅游的中国人,连卖东西的埃及老板一见我们都会用中文说“你好!”

这次埃及旅行实现了我的一个最大的愿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2月20日 第六版)

阅读提示:

1.作者按什么顺序依次介绍了哪些景物?

2.埃及之行,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