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家乡上后的一眼泉水,给人们带来了无穷乐趣。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体会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在学生自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思考、画批,想一想:这小小的泉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乐趣?在学生默读、画批之后,在小组和全班交流看法,教师帮助学生将看法进行梳理、归纳。这些乐趣主要有:上山砍柴或采蘑菇时,到这里休息、喝泉水、吃晌饭,使“我们”在劳动之余享受生活的乐趣;可以看着可爱的小松鼠、山喜鹊、小鹿等动物喝水、嬉戏,泉水给“我们”提供了和小动物们近距离接触的快乐;激发了“我们”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探索的兴趣;使“我们”能够亲近大自然,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等。

课文讲到此,可以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我认为,此文语言优美,尤其是对灵泉的一段描写,抓住“灵泉”的环境、样子、水流特点等进行详细描写,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利于学生学习语言和写法。教学时引导学生读书、感悟、交流后,鼓励学生背诵进行积累。

教学到最后环节,我还引导学生进行辩论:你认为“灵泉”和“一碗水”哪个题目作为文章的标题更合适?学生各抒己见,参与热情极高。这样,教师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全面、深入、多角度、求异。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是学生学习、实践的例子,教师深入研究,适当引导,使教材发挥最佳效果,可能也是编者的意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