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第六课《一棵大树》。

《一棵大树》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谢尔·西弗斯丁的绘本作品之一,作者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世界。这是一则有关“索取”与“付出”的寓言,讲述了发生在一棵有求必应的大树和一个贪求不厌、只知索取的男孩身上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文章赞颂了大树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德。

教学目标

1、认识大树以奉献为乐、为他人倾其所有的无私品格;感受大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德。认识男孩一味索取,不知感恩的自私品性,进而领会文本内涵:爱不仅需要付出,也需要回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朴素语言中蕴含的真挚情感。注意课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形式。

3、懂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学会感恩、学会关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树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德

2、领会文章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学会奉献、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文章线索简单,但意义深远。故事在奉献与索取、爱与被爱之间,留给读者很深远的遐想。根据文章线索,围绕教学目标,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设计了五个学习板块。

1、读议结合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德。

2、朗读训练——再次深入感受大树的美德,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角色表演——多形式理解课文内容,使课文内容生动化、生活化。

4、整体回归——总结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5、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下面是每个板块具体、详细的教学步骤:

(一)、读议结合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与同桌合作、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这时我会发给每生课前准备好的表格一张)

男孩几次来男孩要什么大树给予大树的心情

(这个表格的内容就是课文内容的浓缩,只要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完成这个表格,便能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会给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的点拨。表格完成后,教师采取个人汇报的形式检查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况,为解决第二个问题做好铺垫。)

二、读一读、议一议:

课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最让你感动,请你做上记号,并在旁边写上令你感动的理由。(设计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能够找到课文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准确的把握住文章的中心,为理解课文内容、表达文章中心起到关键作用。尤其当学生谈到感动的理由,教师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多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三、小组讨论:

1、你眼中的男孩是个怎样的人?

2、大树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3、从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小组讨论这个小环节里,根据课文内容我提出这三个精炼而又重要的问题,既可以检查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学习的情况,又可以掌握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四、交流讨论结果

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把小组讨论的结果汇报出来,全班共同交流、评价。

(二)、朗读训练

本课人物对话的内容很多,文章中事情的发展变化几乎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因此,良好的朗读水平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课件出示文中一段人物的对话,学生议一议、说一说该如何读。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试读。

二、根据学生试读存在的问题教师范读。学生体味人物的不同语气和情感。

三、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四、指名个别表演朗读——学生分角色自由朗读——分男女集体朗读。

五、师生评议朗读情况。

(三)、角色表演

在学生的朗读技巧得到提高后,我便设计“角色表演”这环节,目的是想使课文内容以多样化、生动化、生活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一、分组进行角色表演。

二、分男女生进行角色表演。

三、师生评价表演的情况。(如有必要还可以评最佳表演个人)

(四)、整体回归

一、自由讨论: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从最后一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引用的省略号寓意深远,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可就这省略号展开讨论。例如:已不再是小男孩的他坐在老树墩上,抚摸这饱经沧桑的老朋友,他会想到些什么?会后悔?会流泪?会难过?……)

二、课文让我们认识了一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的大树。

而长大后的男孩很少来看大树,就是在仅有的几次见面中,男孩每一次对大树开口说话,都离不开一个“要”字,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完成对课题的补充:一棵( )的大树,让学生展开思维去补充课题,或者另起一个标题,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懂得感恩。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一、分组讨论:

1、你从文中的大树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在我们身边有小男孩这样的人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谁最像大树?(当学生说到父母、地球……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这个讨论意在引导学生明白文中的大树其实是许多人或物的化身,它像一)读议结合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与同桌合作、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这时我会发给每生课前准备好的表格一张)

男孩几次来男孩要什么大树给予大树的心情

(这个表格的内容就是课文内容的浓缩,只要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完成这个表格,便能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会给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的点拨。表格完成后,教师采取个人汇报的形式检查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况,为解决第二个问题做好铺垫。)

二、读一读、议一议:

课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最让你感动,请你做上记号,并在旁边写上令你感动的理由。(设计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能够找到课文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准确的把握住文章的中心,为理解课文内容、表达文章中心起到关键作用。尤其当学生谈到感动的理由,教师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多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三、小组讨论:

1、你眼中的男孩是个怎样的人?

2、大树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3、从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小组讨论这个小环节里,根据课文内容我提出这三个精炼而又重要的问题,既可以检查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学习的情况,又可以掌握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四、交流讨论结果

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把小组讨论的结果汇报出来,全班共同交流、评价。

(一)朗读训练

本课人物对话的内容很多,文章中事情的发展变化几乎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因此,良好的朗读水平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课件出示文中一段人物的对话,学生议一议、说一说该如何读。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试读。

二、根据学生试读存在的问题教师范读。学生体味人物的不同语气和情感。

三、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四、指名个别表演朗读——学生分角色自由朗读——分男女集体朗读。

五、师生评议朗读情况。

(二)、角色表演

在学生的朗读技巧得到提高后,我便设计“角色表演”这环节,目的是想使课文内容以多样化、生动化、生活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一、分组进行角色表演。

二、分男女生进行角色表演。

三、师生评价表演的情况。(如有必要还可以评最佳表演个人)

(三)、整体回归

一、自由讨论: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从最后一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引用的省略号寓意深远,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可就这省略号展开讨论。例如:已不再是小男孩的他坐在老树墩上,抚摸这饱经沧桑的老朋友,他会想到些什么?会后悔?会流泪?会难过?……)

二、课文让我们认识了一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的大树。

       而长大后的男孩很少来看大树,就是在仅有的几次见面中,男孩每一次对大树开口说话,都离不开一个“要”字,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完成对课题的补充:一棵( )的大树,让学生展开思维去补充课题,或者另起一个标题,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懂得感恩。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一、分组讨论:

1、你从文中的大树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在我们身边有小男孩这样的人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谁最像大树?(当学生说到父母、地球……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这个讨论意在引导学生明白文中的大树其实是许多人或物的化身,它像为人类奉献一切的大自然,像为儿女操劳一生的父母,像为学生倾注全部心血的老师……同时明白爱不是一味地付出,被爱不是一味的索取,在被爱的同时更要懂得感恩,学会回报爱。)

2、假如你是文中的大树或男孩,你会怎样做?

二、活动:

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人给过我们帮助?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们表示感谢。(可以采用写、画、说、做等形式。)

(五)、板书设计

1、为人类奉献一切的大自然,像为儿女操劳一生的父母,像为学生倾注全部心血的老师……同时明白爱不是一味地付出,被爱不是一味的索取,在被爱的同时更要懂得感恩,学会回报爱。)

2、假如你是文中的大树或男孩,你会怎样做?

二、活动:

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人给过我们帮助?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们表示感谢。(可以采用写、画、说、做等形式。)

(六)、板书设计

6 一棵大树

无私奉献 不求回报

(说明:由于图片无法上传,在板书无私奉献和不求回报之间有一张大树的图片

图片中的“大树”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失去“果子、树枝、树干”,最后只剩下“树墩”。)

我的说课到此为止,真诚地感谢教科院的专家们及学校领导和同仁们的悉心指点,恳请大家一定给我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