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可能性》这一单元,重点应该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在统计中理解可能性的有关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根据记录情况统计出数据,由统计的数据,判断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袋中放3个红球和3个黄球,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这一实践活动,因为,学具不足的原因,我在实际教学时,采用了,全班同学每人摸一次的办法,结果是:红球18次,黄球27次。这让数据的科学性带来了一些问题。而且,在活动之前,我只是出示了挂图,没有把袋子里的球让学生看一下。而且,在摸球之前也没有让学生先猜测一下,可以摸到什么样的球多一些。在活动到一半的时候,出现黄球的次数明显多于红球的次数,这时,我说:“你们认为,摸到什么球的次数会多一些?”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黄球。”只有少数几个同学说是红球。这一实践活动,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应该分组活动。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组的摸球情况,然后进行不完全归纳出摸球的可能性。只进行一组实验活动,虽然也是随机的,但是,不能保证它的科学性,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不正确的思维定势。从而影响了学生判断能力。当然,也不符合科学的实验原则。

2、应该在实验前进行猜想。猜想应该是在实验前进行,学生根据提供的红、黄球的个数来判断出现红、黄色球的次数,猜想它们可能性的大小。在这之前,首先应该弄清,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球?在学生明白了“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后,再让学生猜想,摸45次后,哪一种球的次数会多一些?这时候,学生一定会有三种意见:红球次数多、黄色次数多、一样多。这时候学生也可能有争论,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你的猜想的理由。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统计,看看各有多少。这时的统计是采用数数的方法,还可以与下面的画“正”的方法进行比较。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记录方法比较好。然后再进行实验,学生就会有目的的去进行实验。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去进行猜想,学生的猜想的依据,不是根据的袋子里的球,进行猜想的,而是,依据摸球的情况进行猜想的,所以,猜想的前提就不对,前提不对,那么导致结果的不正确。

3、实验准备不充分。实验准备的不充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具没有准备,二是实验的过程没有认真准备。在实验之前没有对实验的整体性做一个了解,没有对实验的每一步做充分的准备,导致,实验过程中,有点儿乱的感觉。虽然在实验活动中,学生的热情还是很高的,但是,实验的效果并不理解。

4、课堂应变能力不强。在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进行及时的调整,比如,可以问学生:“如果,我们继续摸下去,结果会怎么样?”逐步把学生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可能性相等,摸到的次数差不多。或者,可以,再做一次实验。这次,可以选几个学生来摸,其他学生进行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这样,效果可能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