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感情。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1、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音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有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有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有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有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新学期第一个单元,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2、第一站我们来到美丽的江南。江南山水秀美,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二、知作者,解诗题

1、说到李白,你会立刻想起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谁来背一背?

《静夜思》——乡愁满怀

《望庐山瀑布》——潇洒浪漫

《赠汪伦》——重情重义

过渡:那么,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怎样的李白呢?我们先从题目来了解。

2、读题目学习生字“亭”,交流:你从诗题中知道了什么?

(1)理解“独坐”:无人陪伴,只有李白自己

(2)了解“敬亭山”:先看注释,再补充资料

(3)读,读出一个人的孤单。

三、明诗意

1、自由读古诗,注意节奏。再指名读。

2、学习生字“庭”:庭字是( )结构,“廷”加部首还可以组成几个字:( )

3、题目告诉我们李白是独自一个人,诗中有没有说是一个人呢?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的?通过“飞尽”“独去”“只有”体会诗人的孤独。

4、指名说诗意,师做适当调整,然后出示完整的诗意,学生齐读一遍。

5、再读全诗

四、悟诗情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在大自然里,鸟飞、云飘,这些都是很自然的现象,为什么却使得李白倍感孤独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吧。

出示: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2、(配乐,范读)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李白啊李白,你有什么话想对敬亭山说呢?敬亭山啊敬亭山,你也有什么话要对李白说吧。

3、写一写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说: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说:

4、小结:李白愿意把敬亭山当做自己的好朋友来倾诉心里话,把情感寄托于山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又是一个寄情山水的李白。(板书:寄情山水)

5、配乐再读古诗,尝试背诵

五、拓展

1、李白诗篇传诵千年,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众多诗句已成经典,我们来大声诵读吧: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从这些经典诗句中,我们感受到李白的浪漫、洒脱和一身傲骨,希望你们课下去读、去品,去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