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笑,一个人哭,一个人玩耍,一个人享受孤独……”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小学生的作文。共青团南京市委日前走进江苏高淳县阳江中心小学,正式启动南京市农村留守儿童“守望行动”,并宣布成立阳江镇希望工程社区援助站。据介绍,这里的许多小学生,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生活由祖辈照料。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有的出奇早熟懂事,有的则极端顽皮淘气。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在教室,一群六年级的孩子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表演文艺节目,合唱了《同一首歌》和《世上只有妈妈好》两首歌。当唱到“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时,一个孩子“哇”地大哭起来,紧接着十几个孩子都跟着抽泣不止。

    六年级的陈正鹏给我们看了自己数学考试99分的试卷,并请求我们帮他找妈妈:我已经一年多都没见到妈妈了,我想她,天天都梦见她。他说,在梦里,妈妈会给自己买好吃的,买新衣服,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出去玩;看到自己99分的考卷,妈妈笑得合不拢嘴,美丽极了。但是妈妈在外地打工,去年过年就没有回来,只是在我生日那天打来过一个电话,在电话里,妈妈也哭了。陈正鹏说,今年春节妈妈再不回来,自己都要记不清她的样子了。

    留守儿童坚强早熟

    中午11:15,下课铃响了,早已等候在操场上的几十名家长拎着盒饭来到教室楼下送饭,场面十分壮观。一位小学生说,住在附近的同学都回家吃饭了,住得远的学生一般有家长送饭来。我们注意到,来送饭的,全是老人。4年级的俞敏捧着外公送来的饭盒吃得有滋有味,饭盒里只有猪肉烧粉丝一个菜。俞敏的家离学校2公里,从一年级开始,每天早晚,她都是自己上学、回家。在城里的家长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多数留守儿童早熟、内向。陈玲是阳江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父母在外打工,陈玲从小就由爷爷奶奶照料,一家人都挤在一间小房子里。在老师同学面前,陈玲常不敢讲话,甚至有点自卑,但在学习上,她格外用心,每门功课都排在班级前列。陈建月也是一个留守女孩,爸爸在南京的建筑工地上干活。比起很多同学,她算幸福了:爸爸每年都会回来三四次,跟心爱的女儿一起吃顿饭。又要过年了,陈建月掰着指头数着爸爸回家的日子,她说,不要礼物,只要爸爸早点回家。

    孩子个性反差强烈

    阳江中心小学老师陈月珍介绍,这里每个班都有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有的班级50人中有一半都是留守学生。孩子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边,往往被溺爱,容易染上一些不好的习惯。学校的老师们经常要到网吧、游戏厅去找学生。让陈老师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次在游戏厅里看到一个学生,满头大汗,疯狂地拍打游戏机键盘。而平时在学校,这个孩子给人的印象是胆小怕事,爱缩在教室的一角不跟同学说话,成绩也平平。

    关爱务工者和他们的孩子

    来自市区珠江路小学的小学生们日前还与阳江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结成了手拉手的对子。临别时,阳江小学的孩子扒住车窗,再三叮嘱新交的好朋友要打电话来;在回南京的车上,珠江路小学的孩子们也兴奋地交流体会,计划着怎么写信的开头。

    南京团市委副书记丁铭说,留守儿童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监护的缺失,在身心健康、行为养成等方面存在一些隐患,需要社会各界来给他们和他们的父母更多关爱。从去年12月下旬起,团市委和希望工程办公室开展了南京市农村儿童“守望行动”,为留守儿童建立10所希望工程社区援助站;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开展城乡儿童“手拉手”活动;鸿雁千里传真情活动;并进行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调查。(尹亚明 冯可)